[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输送管道的输电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5575.4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时振堂;张洪阳;刘维功;孙进;董翠翠;杜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50/20 | 分类号: | H02J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输送 管道 输电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输送管道的输电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输送管道的送电端,高频发生器将送端电网的电流转换为与所述输送管道适配的频率的电磁波能量;与所述高频发生器连接的第一电磁波导管用于通过发射天线将所述电磁波能量导入所述输送管道;在所述输送管道的接收端,与高频接收器连接的第二电磁波导管用于通过接收天线将接收自所述输送管道的电磁波能量换为电能;本发明可以简化整个输电系统的结构,降低系统的绝缘和导体整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输送管道的输电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方式中电能的长距离输送一般都需要单独建设输电线路,采用三相交流输电或采用正负极直流输电。
近年新兴的管道输电,GIL气体绝缘管道或者利用油气传输管道,都是通过在其内部增加导电线进行输电,利用工频交流或直流进行输电,其中包括了LNG管道的超导输电科研项目-《超导直流输电/输气一体化能源管道》实现了电力和LNG的共输。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输电/输气一体化能源管道(简称超导能源管道)或者气体绝缘管道技术中,均通过在管道内架设由绝缘支撑骨架、超导/通电导体等部件构成的输电设备,来实现输电或输电/输气一体化。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利用管道进行电力传输的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设于管道内部的导电部分需要采用电阻率很低的导电材料,LNG共用管道输电需要的高温超导材料,目前难以成线型,导致其成本很高,此外,设于LNG管道内部的绝缘支撑骨架需要耐受LNG低温的材料,所以其成本也较高。
也就是说,由于适用于超导能源管道的导电部分和绝缘支撑骨架的制作成本均很高,导致了电力传输系统的整体成本过高。
此外,直接在管道内部增加高压导线进行输电,还可能影响共用管道的对地电位,尤其是在发生接地短路的情况下,管道对地大电流将影响甚至破坏管道电位监测和防腐蚀措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低成本的复用输送管道进行电力传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输送管道的输电方法,包括步骤:
S11、在所述输送管道的送电端,高频发生器将送端电网的电流转换为与所述输送管道适配的频率的电磁波能量;
S12、与所述高频发生器连接的第一电磁波导管用于通过发射天线将所述电磁波能量导入所述输送管道;
S13、在所述输送管道的接收端,与高频接收器连接的第二电磁波导管用于通过接收天线将接收自所述输送管道的电磁波能量换为电能。
在本发明的另一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输送管道的输电系统,包括:
设于所述输送管道的送电端的高频发生器将送端电网的电流转换为预设频率的电磁波能量;与所述高频发生器连接的第一电磁波导管用于通过发射天线将所述电磁波能量导入所述输送管道;设于所述输送管道的接收端的高频接收器连接有第二电磁波导管,所述第二电磁波导管用于通过接收天线将接收自所述输送管道的电磁波能量换为电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输送管道包括:
电磁波输送和油气输送的共用管道,或,电磁波输送和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的共用管道。
在本发明中,所述发射天线或所述接收天线包括:
线极化天线或圆极化天线。
在本发明中,所述送电端的高频发生器和所述接收端的高频接收器均包括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5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