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胃管、营养管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6024.X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允琴;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中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12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胃管 营养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鼻胃管、营养管固定装置,包括外套和内芯,内芯包括并排设置且一体连接的第一卡管体和第二卡管体,第一卡管体的顶部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切槽,第二卡管体的顶部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切槽,胃管能够通过第一贯通切槽装入第一卡管体的内孔中,营养管能够通过第二贯通切槽装入第二卡管体的内孔中;外套下部设有外套卡槽,外套卡槽的开口位于外套的底面上且宽度小于内芯的宽度,外套卡槽的内表面形状与内芯上部的外表面形状吻合,内芯能够通过外套卡槽的开口卡接至外套卡槽内且不会脱出,内芯两边设有用于粘贴在患者皮肤上的粘贴翼。本发明可将鼻胃管、营养管稳定固定于鼻部的出口处,防止管道从鼻腔脱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路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鼻胃管、营养管固定装置,属 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经鼻置胃管、营养管的患者来说,防止管道从鼻腔脱落是一个非常基 础又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患者鼻胃管、营养管的固定最主要是通过“T”型3M 胶布固定鼻翼部分,再用另一胶布贴于面颊部做二次固定,最后再用一白色棉 质长绳在鼻胃管、营养管鼻部出口处打一结,绳子的延长部分绕至脑后,在耳 后再打一结固定,防止管道脱落。此方法的缺陷在于:这种固定方法操作繁琐, 患者皮肤出汗、鼻面部分泌油脂都会导致3M胶布的粘性下降,致使管道有从鼻 腔中滑出的风险;另外,固定管道的白色棉质长绳不美观,更换鼻贴要先解开 棉质长绳,操作不方便,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鼻胃管、营养管 固定装置,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将鼻胃管、营养管稳定固定 于鼻部的出口处,防止管道从鼻腔脱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鼻胃管、营养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 括外套和内芯,内芯包括并排设置且一体连接的第一卡管体和第二卡管体,第 一卡管体的顶部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切槽,第二卡管体的顶部上开设有第二贯通 切槽,胃管能够通过第一贯通切槽装入第一卡管体的内孔中,营养管能够通过 第二贯通切槽装入第二卡管体的内孔中;所述外套下部设有外套卡槽,所述外 套卡槽的开口位于外套的底面上且宽度小于内芯的宽度,外套卡槽的内表面形 状与内芯上部的外表面形状吻合,内芯能够通过外套卡槽的开口卡接至外套卡 槽内且不会脱出,内芯两边设有用于粘贴在患者皮肤上的粘贴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贴翼的端部设有小孔,所述小孔内连接 有弹性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绳上装有调节弹性绳大小的松紧调节 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两边设有加强翼,当外套卡接至内芯 时,所述加强翼与所述粘贴翼重叠,加强翼的端部也设有用于连接弹性绳的小 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芯两端的外壁上开设有沟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贯通切槽的宽度小于胃管的外径,第 二贯通切槽的宽度小于营养管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贯通切槽的宽度自外向内先逐渐变窄 再逐渐变宽,且第一贯通切槽最窄处的宽度小于胃管的外径;所述第二贯通切 槽的宽度自外向内先逐渐变窄再逐渐变宽,且第二贯通切槽最窄处的宽度小于 营养管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贯通切槽和第二贯通切槽的两边与内 芯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均为圆滑过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卡槽的内表面上设有防滑衬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衬片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中市人民医院,未经扬中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6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