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和废弃园林生物质发酵制备肥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6155.8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6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以河;张娜;郭季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11768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丛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淤泥 生物质 发酵 肥料 废弃 有效五氧化二磷 生物质发酵 微生物菌剂 有机质含量 园林 发酵效果 高有机质 生产条件 湿度控制 厌氧条件 造粒烘干 腐殖酸 氧化钾 堆存 总氮 制备 淤泥 地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淤泥和废弃园林生物质发酵制备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河道淤泥、废弃园林生物质、腐殖酸均匀混合后,加入微生物菌剂,在厌氧条件下,湿度控制在30~70%,温度控制在25~50℃,发酵7天,造粒烘干,即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解决河道淤泥大量堆存地表污染环境的问题,提高淤泥及生物质的发酵效果。本发明得到的肥料有机质含量高达到40%,具有较高有机质转化率,发酵后的总养分(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可达5%,且生产条件较为简单,可进行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质肥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和废弃园林生物质发酵制备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淤泥是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副产品,由于其存在会影响河流的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要进行河道清淤。清淤后的河道淤泥大量堆置于地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释放大量污染物;若再次流入河流,水体环境会受到二次污染;且淤泥有明显恶臭味,飘散在空中,严重影响空气环境。因此,河道淤泥堆积是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一大难题。
河道淤泥的土地利用是将经过处理至符合一定标准的淤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材料,用于农田利用、园林绿化利用或土地改良等场合。淤泥的土地利用一直深受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视,我国也于2009年对污水处理厂淤泥的土地利用发布了相应国家标准,如:GB/T 24600-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24600-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等。
河道淤泥的成分主要是粘土、粉土、粉砂及矿物质等微小颗粒,水分高,成分复杂。CN109160860 A公开了一种城镇餐厨垃圾、农林废弃物与河道淤泥和市政污泥联合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将原料处理后加入活性炭和双氧水堆肥发酵,经压缩储水后再次发酵,温度50~70℃,时间14~28天,腐熟得到的堆肥发酵产物经除臭、降温、烘干和冷却后,得到有机肥。陈立华等用功能微生物发酵淤泥制备育苗基质,将河道淤泥、堆肥菌株、甜叶菊渣堆肥和蛭石按比例混合发酵,发现微生物发酵能够提升淤泥基质物理和生物学性能,同时提升育苗质量,并挑选出真菌菌株Trichoderma harziamm T83与细菌菌株Bacillusanyloliquefaciens IAE两种最优菌株。
河道淤泥与废弃园林生物质都可作为肥料的原料,但单独施用常肥效不佳,且需较长时间才能有效分解被土壤吸收利用。CN109160860 A在消毒过程中用到有毒的双氧水,发酵时间过长,温度要求过高,且未做任何指标测试,无法证明所制有机肥的有效性。陈立华等发酵所得育苗基质的菌株有一定局限性,仅少量菌株对育苗质量有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和废弃园林生物质发酵制备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河道淤泥大量堆存地表污染环境的问题,提高淤泥及生物质的发酵效果。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河道淤泥、废弃园林生物质、腐殖酸均匀混合后,加入微生物菌剂,在厌氧条件下,湿度控制在30~70%,温度控制在25~50℃,发酵7天,造粒烘干,即得。
本发明实验条件简单,发酵温度适中,发酵周期短(仅用7天),可进行工业化生产。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控制在25~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61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