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肺部图像分割方法、装置和肺部病变区域识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6434.4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6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龙;吕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136 | 分类号: | G06T7/136;G06T7/187;G06T5/40;G06T5/00;G06T5/30;G06T17/00;G06N3/04;G06N3/08;G06T7/00 |
代理公司: | 31295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值化图像 掩膜 肺部图像 肺部病变 肺部区域 区域识别 取反 分割 图像 辅助医生 干扰区域 工作效率 孔洞填充 三维图像 灰度 预设 去除 填充 转换 | ||
1.一种肺部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灰度阈值,对待分割肺部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以得到第一二值化图像;
对所述第一二值化图像进行取反处理,以得到第二二值化图像;
对所述第二二值化图像中的肺部区域进行孔洞填充,并对完成孔洞填充后的所述第二二值化图像进行取反处理,以得到第三二值化图像;
去除所述第三二值化图像中的干扰区域,以得到内部包含肺部区域的第一掩膜;
对所述第一掩膜进行肺部区域的填充,以得到第二掩膜;
对所述第二掩膜和所述第一掩膜进行减操作,以得到肺部区域掩膜;以及
对所述肺部区域掩膜和所述待分割肺部图像进行乘操作,以得到肺实质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灰度阈值,对待分割肺部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分割肺部图像进行灰度直方图统计,以获取灰度直方图;
确定所述灰度直方图中的所有极值点,所述极值点包括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以及
确定所述灰度直方图中的灰度值最接近于0的最大极大值点,将位于所述最大极值点右侧的第一个极小值点的灰度值确定为预设灰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肺部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灰度直方图中的所有极值点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灰度直方图进行高斯平滑,以得到平滑后的灰度直方图;
所述确定灰度直方图中的所有极值点的步骤包括:确定平滑后的灰度直方图中的所有极值点;
所述确定所述灰度直方图中的灰度值最接近于0的最大极大值点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平滑后的灰度直方图中的灰度值最接近于0的最大极大值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掩膜进行肺部区域的填充,以得到第二掩膜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掩膜中的肺部区域填充为白色,以得到第二掩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二值化图像中的肺部区域进行孔洞填充的步骤包括:
采用先膨胀后腐蚀的形态学闭运算处理对所述第二二值化图像中的肺部区域进行孔洞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所述第三二值化图像中的干扰区域,以得到内部包含肺部区域的第一掩膜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三二值化图像进行连通域分析,并提取所述第三二值化图像中的最大连通域,所述最大连通域的内部包含肺部区域,将所述最大连通域作为第一掩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肺部区域掩膜和所述待分割肺部图像进行乘操作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肺部区域掩膜进行去噪处理,以去除所述肺部区域掩膜中的噪点;
所述对所述肺部区域掩膜和所述待分割肺部图像进行乘操作,以得到肺实质图像的步骤包括:
对去噪处理后的所述肺部区域掩膜和所述待分割肺部图像进行乘操作,以得到肺实质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肺部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肺部区域掩膜进行去噪处理,以去除所述肺部区域掩膜中的噪点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肺部区域掩膜进行连通域分析;
分别计算每一连通域的面积;以及
根据预设面积阈值,将所述肺部区域掩膜中的面积小于所述预设面积阈值的连通域去除,以去除所述肺部区域掩膜中的噪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肺部区域掩膜和所述待分割肺部图像进行乘操作,以得到肺实质图像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肺部区域掩膜中的肺实质区域内的灰度值置为1,将肺实质以外的区域的灰度值置为0,以得到二值化肺部图像;以及
将所述二值化肺部图像的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和所述待分割肺部图像的对应像素点的灰度值相乘,以得到肺实质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64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