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7072.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8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冬;伍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H04N21/4363;H04N21/439;H04N21/472;H04N21/85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姚琼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内容 投射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终端领域,电子设备可方便快捷将投射内容投射至多个电子设备中播放,提高内容投射时多设备之间协同的工作效率。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开始播放第一内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NFC标签中获取与所述NFC标签绑定的N个第二电子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按照预设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一内容投射至所述N个第二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上继续播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一个用户或家庭中往往具备多个电子设备,并且,用户经常需要在多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切换。例如,用户使用手机观看视频,回家后可能希望将视频切换至电视继续观看。又例如,用户在家可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当用户离开家时可能希望将笔记本电脑中的文件切换至手机中继续办公。
在这种跨设备交互的场景下,通常需要用户手动的将一个设备中的内容投射到另一个或多个设备上。例如,用户可以将手机、智能电视、音箱等电子设备接入同一Wi-Fi网络,当用户需要将手机中的内容投射至其他电子设备上时,用户可以使用手机中的投屏功能或投屏软件搜索当前Wi-Fi网络内的多个电子设备。进而,用户可在搜索到的多个电子设备中选择本次接收投射内容的目标设备。这样,手机可通过Wi-Fi网络向目标设备投射图片、视频、音频等投射内容。显然,这种在多个设备之间切换投射内容的过程较耗时较长、操作较为繁琐,用户的使用体验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方便快捷将投射内容投射至其他多个电子设备中播放,提高内容投射时多设备之间协同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开始播放第一内容,例如,第一内容可以包括显示内容和/或音频内容;进而,当第一电子设备与NFC标签之间的距离足够近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从NFC标签中获取与该NFC标签绑定的N(N为大于1的整数)个第二电子设备;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可按照预设的投射策略将第一内容投射至上述N个第二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上继续播放。
也就是说,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读取NFC标签中绑定的第二电子设备,可方便、快速的确定出本次内容投射的多个目标设备,从而自动开始向多个目标设备投射本次投射内容,简化了跨设备进行内容投射时用户的操作流程,提高和丰富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提高了内容投射时多设备之间协同的工作效率。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投射的第一内容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正在显示界面中显示的部分或全部显示内容。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将正在显示的第一界面(例如桌面)中的所有显示内容作为第一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中。又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将正在显示的播放界面中某一视频中的图像作为第一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中。
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投射的第一内容也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正在播放音频内容,例如第一电子设备正在播放的音乐或正在播放的与视频同步的音频。当然,当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后,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操作开始播放其他内容(例如第二内容),则第一电子设备可继续将第二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播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从NFC标签中获取与NFC标签绑定的N个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响应于第一电子设备靠近或接触该NFC标签的碰一碰操作,第一电子设备读取NFC标签中存储的N个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以确定与该NFC标签绑定的N个第二电子设备;或者,第一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检测到来自NFC标签的NFC信号后,通过该NFC信号读取NFC标签中存储的N个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以确定与该NFC标签绑定的N个第二电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7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