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完整测量数据下的空心涡轮叶片精铸蜡型模型重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8397.0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1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崔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完整 测量 数据 空心 涡轮 叶片 精铸蜡型 模型 方法 | ||
1.非完整测量数据下的空心涡轮叶片精铸蜡型模型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标准的空心涡轮叶片设计出理想状态下蜡型及陶芯的设计模型;
(2)获取蜡型内外轮廓的测量点:沿积叠轴方向对蜡型的关键截面进行CT扫描,得到扫描灰度图,在扫描灰度图中提取蜡型的外部轮廓点以及蜡型内部的陶芯轮廓点,之后去除非陶芯表面轮廓点以及噪声点,将剩余的轮廓点作为最终蜡型内外轮廓的测量点数据导入三维绘图软件中,其中关键截面为蜡型中具有曲率变化较大的若干截面;
(3)提取设计截面线:在步骤(1)蜡型及陶芯的设计模型中与步骤(2)中对应关键截面位置处提取设计截面线;所述设计截面线包括两条,分别为内轮廓设计截面线和外轮廓设计截面线;
(4)刚性变换:以步骤(2)中蜡型内外轮廓的测量点为基准对步骤(3)中设计截面线逐一作空间位置移动,使设计截面线与蜡型内外轮廓的测量点充分接近;具体表现为:使外轮廓设计截面线与蜡型外轮廓的测量点充分接近,使内轮廓设计截面线与蜡型内轮廓的测量点充分接近;
几何调整:对刚性变换后的设计截面线逐一进行形状调整使设计截面线与蜡型内外轮廓的测量点充分接近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初始几何形状,从而创建实际蜡型内外轮廓线;
(5)建模:在三维软件中对步骤(4)中几何调整后的实际蜡型内外轮廓线进行差值运算,生成蜡型的外部参数化型面及蜡型的内部参数化型面,从而完成蜡型模型重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完整测量数据下的空心涡轮叶片精铸蜡型模型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变换:假设蜡型某截面位置外部或内部轮廓的测量点坐标向量为Qi(i=1,…,N),其中,N测量点的数量,与之对应的蜡型或陶芯设计截面线为C(u),为在第k-1次刚性变换后设计截面线Ck-1(u)上距测量点Qi的最近点坐标向量,通过令测量点Qi与刚性变换后的最近点的欧式距离和最小可求解设计截面线第k次刚性变换时的坐标旋转矩阵Rk以及坐标平移矩阵Tk,即:
采用奇异值分解法对式(1)求解,而经过k次刚性变换后的设计截面线可进一步表示为:
式(2)中Bj(u)为设计截面线C(u)的基函数;为设计截面线Ck(u)的控制顶点坐标向量;M为控制顶点的数量,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刚性变换后的设计截面线Ck(u)与之对应的蜡型外部或内部轮廓的测量点Qi的距离无法接近时停止迭代,否则迭代继续执行,即Fk+1-Fk<ε,其中,ε为收敛容差;
所述几何调整:假设刚性变换后设计截面线的参数化方程为Cf(u),该设计截面线的控制顶点位置偏移量可通过最小化测量点到设计截面线的欧式距离和求解,即:
式(3)中为刚性变换后的设计截面线Cf(u)的控制顶点向量,M为控制顶点的数量,B(u)=[B1(u)B2(u)…BM(u)]T为设计截面线的基函数向量、为设计截面线的控制顶点位置偏移向量,ui为设计截面线Cf(u)上距离Qi最近点的参数值;
将式(3)中设计截面线的控制顶点位置偏移量作为约束因子引入设计截面线几何调整目标方程,同时对设计截面线的控制顶点移动范围进行了约束,从而建立了如下设计截面线几何调整目标方程:
式(4)中λ为设计截面线的变形能权值系数,γ为设计截面线的控制顶点位置变化量搜索半径,ΔE为曲线变形能,具体表达式为:
ΔE=||ΔDT·V·ΔD+2ΔD·V·Hf||2 (5)
式(5)中V为M阶对称矩阵,其第i行、第j列元素为:
采用遗传算法对式(4)设计截面线几何调整目标方程求解,从而获得设计截面线的控制顶点的最佳位置变化量ΔD,将其带入:
式(7)为实际蜡型内部或外轮廓线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83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