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9604.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榕;郭子芳;周俊领;张师军;刘东兵;李昕阳;林洁;赖菁菁;顾元宁;安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0/02 | 分类号: | C08F210/02;C08F216/04;C08F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康志梅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由所述方法制备的烯烃‑烯烃醇共聚物。该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中使用的催化剂包括式I所示的胺基亚胺类配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在工业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烯烃产品价格低廉,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在保留聚烯烃原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条件下,将极性基团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引入聚烯烃分子链中,可以改善其化学惰性、印染性、润湿性及与其它材料的相容性,赋予其原料不具备的新特性。目前工业上大多使用高压自由基聚合来促使烯烃与极性单体的直接共聚,如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都在使用这种方法。虽然用高压自由基共聚可以直接把共聚极性单体引入聚烯烃链中,但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能量消耗高,设备费用昂贵。
乙烯-乙烯醇(EVOH或EVAL)共聚物是一种集乙烯聚合物的加工性和乙烯醇聚合物的隔气性于一体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的三大阻隔树脂之一,被广泛地用于包装食品、医疗用溶液和其他产品。由于乙烯醇不能以单体形式独立存在,因此其通常是由乙烯-醋酸乙烯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共聚物经过醇解反应制得,但其醇解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而且最终的皂化产物中含有大量的醋酸及碱金属盐等杂质,需要大量的水进行洗涤。
配位催化共聚作为一种常温常压的聚合物制备技术,因其在降低能耗,提高反应效率等方面的显著作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使得烯烃单体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反应活化能大幅度降低,从而有利于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得到较高分子量的功能聚合物。目前,只有少量文献报导采用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与不饱和醇共聚。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聚合所得聚合物为粘稠的块状固体,容易在聚合设备中结垢,给聚合物的运输、溶剂脱除、造粒等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中使用的催化剂中包含新型的三核配合物。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直接得到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聚合物的形貌良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催化剂和任选地链转移剂存在下使烯烃和烯烃醇发生聚合,生成所述烯烃-烯烃醇共聚物,
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任选地助催化剂,所述主催化剂包括如式I所示的胺基亚胺类配合物:
式I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独立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1-C30烃基;R21-R24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1-C20烃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1-C20烃氧基;R21-R24任选地相互成环,优选R21和R22形成苯环,所述苯环可带有取代基;R5选自氢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1-C20烃基;R11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1-C20烃基;Y选自VIA族非金属原子;M为Ⅷ族金属;X选自卤素、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1-C10烃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1-C10烃氧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R1和R2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1-C20烷基和或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C20芳基,优选地,R1和/或R2是如式A所示的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9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