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园林的排水循环利用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0490.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晶;渠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1/00;E03F3/02;E01C5/04;E01C5/00;E03F3/04;E03F5/14;C02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李志鸿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园林 排水 循环 利用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基于园林的排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为,包括铺设于园林地表的透水结构、埋设于园林地底中且位于透水结构下方的排水结构、与透水结构相连通的过滤机构、以及与过滤机构相连通的储水罐;透水结构包括多个呈矩阵式铺设的透水砖和卡接固定在透水砖之间的定位砖;
透水砖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垂直的设有侧支撑壁,侧支撑壁中水平的设有分隔板,透水腔的顶部水平的设有压盖,压盖上设有透水孔;压盖与分隔板之间形成填充腔,分隔板与支撑底板之间形成透水腔,填充腔中设有土壤;
透水砖的支撑底板粘接固定在园林地表上,“十”字型结构的定位砖卡接在四个透水砖之间、并加以粘接固定;
排水结构包括埋设于园林地底中的排水腔,排水腔中填充粗滤组分,排水腔中还设有渗透管,渗透管的一端穿过排水腔与转接管相连接;
粗滤组分由卵石、活性炭和陶瓷颗粒按5:2:3的重量份数比混合而成;
透水砖的透水腔中还设有多个透水组件,透水组件连通填充腔与排水腔;
透水组件包括透水管和插接机构,透水管的底部设有插杆;
透水管中设有顶部开口的第一插槽,第一插槽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插槽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第一支承平台;
插接机构包括压接平台,压接平台的顶部设有上插接管、压接平台的底部设有下压接管,上插接管和下压接管相互连通;插接机构的下压接管插入第一插槽中、使压接平台压设在第一支承平台上;
下压接管的底部设有滤芯;下压接管与滤芯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一插槽的长度、且滤芯的底部位于第一插槽的第一通孔的上方;滤芯的下方压设砾石颗粒;
透水管设置在透水腔中,透水管的底部穿过支撑底板插入排水腔中、使插杆插入固定在排水腔的底部,透水管的第一通孔设置在排水腔中,透水管的顶部贴合分隔板设置、使上插接管穿过分隔板与填充腔相连通;
滤芯包括滤芯支撑框架,滤芯支撑框架中设有蜂窝式陶瓷滤芯;
过滤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圆柱体结构的过滤壳体,过滤壳体的中心处同轴的设有一圈支撑环,支撑环的外壁与过滤壳体的内壁之间均布六个挡板,六个挡板在过滤壳体中分隔成六个腔室;
在六个腔室中,位于支撑环的正上方的为第一过滤腔,第一过滤腔的两侧分别为第二过滤腔,每个第二过滤腔的下方为第三过滤腔,两个第三过滤腔之间为第四过滤腔;
过滤壳体的顶部设有与第一过滤腔相连通的进液管,过滤壳体的底部设有与第四过滤腔相连通的出液管,进液管通过管道与排水结构中的转接管相连接,出液管通过管道与储水罐相连接;
每个挡板上均分别设有多个第二通孔,通过第二通孔实现六个腔室相互连通;第二过滤腔中填充石英砂滤料,第三过滤腔中填充沸石滤料;
通过进液管进入第一过滤腔中的水分别经过石英砂滤料和沸石滤料的过滤后,进入第四过滤腔中、通过管道转移至储水罐中;
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中分别设有一组压料组件;压料组件包括固定在腔室下方的承压板和可移动的设置在腔室上方的压料板,压料板为圆弧形结构的弹性伸缩板,压料板的顶部可转动的设有外螺纹杆,外螺纹杆螺纹配合的穿过设置在过滤壳体上的内螺纹套;
通过旋转外螺纹杆来调节压料板的相对位置,从而将第二过滤腔中的石英砂滤料或者第三过滤腔中的沸石滤料加以压紧;
挡板上的第二通孔均设置在承压板和压料板之间;
压料板包括圆弧形结构的板体,板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伸缩板,板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插槽,伸缩板的内侧端可移动的插入第二插槽中、且伸缩板的插入端通过弹簧与第二插槽的内侧相连接;
当压料板在腔室中移动时,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将伸缩板的外侧端压缩在腔室的侧壁上;
第四过滤腔的上方设有圆弧形结构的上阻水板,上阻水板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支撑环的底部设有气嘴,气嘴设置在第四过滤腔中、且位于上阻水板的上方,过滤壳体上设有与支撑环相连通的抽气管,抽气管与气泵相连接;
气泵对抽气管进行抽气,抽气管依次通过气嘴,对六个腔室进行抽气操作,从而加速空气流通;
实施方法,步骤如下:
1)雨水或富裕的浇灌用水渗透进入透水结构的透水砖中,再通过透水组件渗透进入排水腔中;
2)水在透水组件中进行第一次过滤,再经过排水腔中的粗滤组分进行第二次过滤后,通过管道转移进入过滤机构中;
3)通过进液管进入第一过滤腔中的水分别经过石英砂滤料和沸石滤料的过滤后,进入第四过滤腔中、通过管道转移至储水罐中,即可进行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04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
- 下一篇:一种避免积水的沥青公路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