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秸秆全量还田的玉米秸秆浅压覆盖带旋耕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0503.9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关义新;马驷骢;敖曼;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2/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秸秆 还田 玉米 覆盖 耕作 方法 | ||
一种用于秸秆全量还田的玉米秸秆浅压覆盖带旋耕作方法,本发明涉及耕作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免耕和条耕技术的出苗整齐度差而导致减产的技术问题。本方法:秋季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时,秸秆留茬,同时将秸秆粉碎;将粉碎秸秆归成带状分布作为免耕带,旋耕带与免耕带交替分布,在旋耕带旋耕,飞溅土壤将秸秆粉浅压,播种时在旋耕带播种两行玉米形成宽窄行,经田间管理,于秋季收获。本发明对秸秆进行全量粉碎并还田至规定位置,不焚烧且减少沙尘,秸秆覆盖保持土壤水并分促进土壤回温,将播种期提前5~8天,出苗整齐度提高20%~25%,产量增加5%~10%,干旱年份产量增加10%~20%,生产成本降低8%~10%,可用于农业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耕作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4.5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2%,粮食商品率60%以上,是国家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然而,持续的土壤退化严重威胁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传统的玉米栽培方式是采用收获后将玉米秸秆清理出地,或者采用田间就地焚烧,之后全部土地旋耕或者翻耕打垄,以后待播种时间适宜进行播种。这种不合理耕种是导致东北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导致种植效益降低及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沙尘暴、水系面源污染等。
目前我国也从国外引进了成熟的免耕和条耕技术模式,但是由于在收获时秸秆高留茬技术不过关、行距偏小、春季多大风的气侯特点等原因,免耕和条耕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出现出苗整齐度差而导致减产,使免耕和条耕技术推广速度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免耕和条耕技术的出苗整齐度差而导致减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秸秆全量还田的玉米秸秆浅压覆盖带旋耕作方法。
本发明的用于秸秆全量还田的玉米秸秆浅压覆盖带旋耕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收获后秸秆的处理:秋季利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时,秸秆留茬高度20~30厘米,同时将秸秆粉碎成长度为5~35厘米的秸秆粉;
二、播种前,利用秸秆归行机将秸秆清理形成宽度为60~80厘米的秸秆覆盖区域,为免耕带,两条免耕带之间为旋耕带,旋耕带的宽度h为45~60厘米,在旋耕带利用专用条带旋耕机旋耕,旋耕深度为5~20厘米,旋耕时飞溅土壤将免耕带内的粉碎秸秆固定在土壤中;旋耕结束后形成旋耕带与免耕带交替分布的状态;
三、待平均气温度达到10℃度以上且土壤含水量在18.5%~20%之间时,用康达免耕播种机将种子在旋耕带中间播种2行,种子播种带距同侧旋耕带边沿的距离为5~10厘米,播种深度为2~5厘米,播种施肥一次性完成;播种后形成窄行和宽行交替分布状态,其中宽行中间为秸秆覆盖的免耕区域;
四、进行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杂草防治、虫害防治、化控调节和/或追肥;
五、秋季玉米成熟后,利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秸秆留茬20~30厘米,同时将秸秆粉碎至长度为5~35厘米;
六、第二年播种前,利用秸秆归行机将粉碎秸秆清理到窄行位置形成宽度为60~80厘米的秸秆覆盖区域,为免耕带,两条免耕带之间为旋耕带,旋耕带的宽度h为45~60厘米,使宽行及窄行、免耕带及旋耕播种带按年依次更替。
本发明在秋季对秸秆进行全量还田至规定位置,秸秆还田可以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危害,秸秆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提高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保持土壤水分,大幅减少干旱危害,还能促进春季土壤回温,确保苗期苗匀苗壮,基本消除或减缓干旱、倒伏等自然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同时宽行及窄行、免耕带及旋耕播种带按年依次更替,使土壤肥力有效恢复,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肥力、遏制黑土退化、提高化肥利用率,在持续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实现了黑土地的保护及农业的生态绿色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0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