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投影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0744.3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6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灿鸿;李山奎;李俊杰;郭新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11/00 |
代理公司: | 33250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无量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处理 投影 投影数据 子数据 焦点 可读存储介质 预处理步骤 预处理算法 几何结构 焦点位置 射线光束 医疗影像 数据处理 合并 传统的 多焦点 复杂度 计算量 射线源 原有的 算法 重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T投影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属于医疗影像技术领域,在获得多焦点的CT投影数据后,对CT投影数据进行区分,获得对应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再对各CT投影子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相对于传统的多个焦点的投影数据交替进行处理,单独对各个焦点的投影数据进行预处理更加快捷,可以简化预处理算法的复杂度,并且由于每当射线源在同一焦点位置时,射线光束就具有相同的几何结构,单独对各个焦点的投影数据进行预处理也可以减少每个预处理步骤的计算量,另外,在预处理之后将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进行合并,合并后的目标CT投影数据可以采用原有的CT图像重建算法进行重建,提高CT重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影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T投影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是用X射线对人体的特定部位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于不同的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可以用计算机重建出断层面的影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的重建过程中,需要对探测器采集到的投影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再利用经过预处理后的投影数据生成重建图像。目前CT设备中可以使用多焦点的X射线源,扫描得到的就是多焦点的投影数据,在预处理步骤中,多个焦点的投影数据被交替处理,然后在重建过程中被重新排列,然后参与图像重建。由于在预处理步骤中,多个焦点交替地顺序进行处理,导致只能使用串行的处理方式,多个焦点的投影数据在内存中也是串行地保存,当投影数据量特别大时,需要的预处理时间特别长,对于重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CT设备对投影数据的处理方式在投影数据量大时,预处理时间长,影响图像重建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CT投影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一种CT投影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获得多焦点的CT投影数据后,对CT投影数据进行区分,获得对应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
对对应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对CT投影子数据的校正;
将预处理后的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进行合并,获得目标CT投影数据。
根据上述的CT投影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在射线源多焦点的CT系统设备中,在获得多焦点的CT投影数据后,对CT投影数据进行区分,获得对应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再对各CT投影子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相对于传统的多个焦点的投影数据交替进行处理,单独对各个焦点的投影数据进行预处理更加快捷,可以简化预处理算法的复杂度,并且由于每当射线源在同一焦点位置时,射线光束就具有相同的几何结构,单独对各个焦点的投影数据进行预处理也可以减少每个预处理步骤的计算量,从而减少预处理时间,另外,在预处理之后将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进行合并,合并后的目标CT投影数据可以采用原有的CT图像重建算法进行重建,在不更改CT图像重建算法的情况下提高CT重建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CT投影数据进行区分,获得对应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焦点的排列顺序,根据排列顺序对CT投影数据进行遍历分类,获得对应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对应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对对应不同焦点的CT投影子数据进行并行预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得多焦点的CT投影数据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多个焦点的性质分别设置对应不同焦点的预处理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0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