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0820.0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6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宽;孙小东;谢皓;王劲松;王刚;杨博;刘中保;雷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C21B9/00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煤气流量 拱顶 燃烧过程 助燃空气流量 拱顶温度控制 煤气流量 空燃比 热风炉 预设 燃烧 系统及设备 历史数据 使用寿命 温度保持 废气 存储 节约 能源 保证 | ||
1.一种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获取燃烧过程中最优的混合煤气流量和助燃空气流量;
按照所述最优的混合煤气流量和助燃空气流量对拱顶进行燃烧,使所述拱顶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调节混合煤气流量中各项煤气流量比例或调节空燃比,使达到目标温度后的拱顶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燃烧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所述拱顶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则调节混合煤气流量中各项煤气流量比例或调节空燃比,使所述拱顶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热风炉的历史数据,计算温度最优或性价比最优的混合煤气流量和助燃空气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助燃空气流量不变,检测达到目标温度后的拱顶温度;若拱顶温度出现上升,则减少混合煤气中高热值煤气比例,使达到目标温度后的拱顶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和/或,保持助燃空气流量不变,检测达到目标温度后的拱顶温度;若拱顶温度出现下降,则增加混合煤气中高热值煤气比例,使达到目标温度后的拱顶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其中,高热值煤气为混合煤气中燃烧后产生热值量最高的一项煤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混合煤气流量中的任意一项煤气流量达到设定极值,则调节所述空燃比,使达到目标温度后的拱顶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煤气包括有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
7.一种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燃烧过程中最优的混合煤气流量和助燃空气流量;
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按照所述最优的混合煤气流量和助燃空气流量对拱顶进行燃烧,控制拱顶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调节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调节混合煤气流量中各项煤气流量比例或调节空燃比,使达到目标温度后的拱顶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若燃烧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拱顶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则控制所述混合煤气流量中各项煤气流量比例或控制所述空燃比,使所述拱顶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达到目标温度后的拱顶温度;
保持助燃空气流量不变,若检测单元中的拱顶温度出现上升,则减少混合煤气中高热值煤气比例,使检测单元中的拱顶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和/或,保持助燃空气流量不变,若检测单元中的拱顶温度出现下降,则增加混合煤气中高热值煤气比例,使检测单元中的拱顶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其中,高热值煤气为混合煤气中燃烧后产生热值量最高的一项煤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风炉燃烧过程中拱顶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拱顶温度、混合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和废气温度。
11.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12.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08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温控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控制和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