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和LNG冷能的燃气电厂CO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1157.6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田镇;岳营营;高文忠;张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00 |
代理公司: | 31332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联合循环发电 中高温太阳能 集热子系统 气化子系统 捕集 解吸 冷能 液化 蒸汽 太阳能 电厂 化学吸收法 捕集系统 发电效率 化学吸收 气化过程 压缩液化 冷量 烟气 释放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和LNG冷能的燃气电厂CO2捕集系统,该系统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子系统、CO2捕集子系统、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和LNG气化子系统;其中,CO2捕集子系统采用化学吸收法对烟气中的CO2进行分离;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子系统提供CO2捕集子系统中解吸所需的热量,LNG气化子系统提供CO2液化所需的冷量。本发明在现有CO2处理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化学吸收提高了CO2的捕集浓度,采用太阳能提供解吸所需的热量,利用LNG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进行CO2液化,避免了CO2压缩液化的高能耗问题,进而提高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子系统的发电效率。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燃气电厂CO2捕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捕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和LNG冷能的燃气电厂CO2捕集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完全燃烧时产生CO2和水,不产生NOx、SOx和粉尘等污染物。相比于其它化石能源,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型能源,其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正在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沿海地区液化天然气(Liquid Nature Gas,LNG)接收站的陆续建设和投入使用,天然气发电装机比重也在逐步提升。
化学吸收法具有吸收速度快、吸收能力强等优势,是一种较为高效的CO2捕集工艺,在电厂烟气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化学吸收法存在解吸时热蒸汽消耗量大、CO2气体压缩液化的耗能大等阻碍。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本发明采用太阳能和LNG冷能分别为化学吸收法捕集到的CO2提供解吸所需的热量和液化所需的冷量,减少系统的能耗,从而提高CO2捕集的经济性。
申请公布号为CN 105258141A(申请公布日为2016.01.20)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独立太阳能相变梯级蓄热间接热力驱动脱除CO2的系统,包括烟气预处理单元、中温集热组件、相变梯级蓄热器。该系统利用太阳能作为CO2解吸的热源,同时采用蓄热材料克服太阳能供热不连续问题,提高了太阳能热力驱动的可靠性。该系统解吸后的CO2采用压缩机进行压缩液化,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授权专利号为US 9410736B2(授权公告日为2016.08.09)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储存电能或机械能并将可冷凝的蒸汽从轻气体或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特别地,利用LNG气化过程中的冷能对烟气中的CO2进行液化分离,同时LNG气化后的天然气用来燃烧发电。该系统进行CO2液化捕集时需要对全部的烟气进行处理,造成LNG冷能的浪费。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且适用于燃气电厂CO2捕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和LNG冷能的燃气电厂CO2捕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烟气中CO2的高效捕集,同时避免了CO2液化的高耗能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
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和LNG冷能的燃气电厂CO2捕集系统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子系统、CO2捕集子系统、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子系统、LNG气化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1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