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使液体快速下渗并抑制回渗的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1405.7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晨;邱雪宁;邓霁霞;靳向煜;吴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374 | 分类号: | D04H1/4374;D04H1/4382;D04H1/492;D04H1/541;D04H1/559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快速 下渗 抑制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使液体快速下渗并抑制回渗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无纺布和下层无纺布,上层无纺布的面密度不小于35g/m2,下层无纺布的面密度范围为20‑40g/m2。制备方法为:ES单亲纤维通过非织造梳理成网及交叉铺网工艺,制成纤维网A;ES多亲纤维通过非织造直接铺网工艺,制成纤维网B;将纤维网A放置在纤维网B的上方,通过针刺或热轧粘合工艺进行加固复合。初始状态下,无纺布呈亲水,可保证液体快速下渗,当液体穿透无纺布后,因单亲纤维的亲水油剂被液体冲洗脱落,该层纤维网从亲水变为疏水,而多亲纤维仍维持亲水状态,此时,上方的疏水层可有效防止液体在受压等情况下发生回渗,保证了上层的干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使液体下渗快并抑制回渗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直接采用ES单亲纤维和ES多亲纤维进行制备,未涉及任何化学后整理工艺,制备工艺安全无污染,所生产的可使液体下渗快并抑制回渗的无纺布液体下渗速度快,抗返渗效果好,液体穿透后,表面干爽舒适,可应用于一次性卫生用品如纸尿裤,卫生巾中。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如纸尿裤、卫生巾等,满足吸水性良好、可使液体快速下渗的条件时,却易造成返渗的问题;满足抑制回渗效果好的条件时,却产生吸水性差、液体下渗速度慢的问题,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无法实现同时满足液体快速下渗和抑制回渗两种使用条件,在使用过程中表面无法保持干爽,对人体的使用舒适性造成一定影响。
一种现有技术如公告日为2017年7月18日,公告号为CN106958077A,名为《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与单向导湿棉尿裤、卫生巾》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将亲水性棉网与拒水性网眼水刺无纺布通过水刺复合,使得两者纤维相互缠结抱合,形成具有单项导湿效果的无纺布。一种现有技术如公告日为2018年1月9日,公告号为CN201710607833.8,名为《透气干爽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穿透性好、回渗量少的透气干爽无纺布,将两种材料的无纺布进行复合,其上层无纺布为克重为20 30克每平方米的ES多亲无纺布,下层无纺布为克重为12 18克每平方米的ES单亲无纺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流程短、安全舒适、液体穿透后,表面干爽舒适,可使液体下渗快并抑制回渗的无纺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使液体快速下渗并抑制回渗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无纺布和下层无纺布,上层无纺布的面密度不小于35g/m2,下层无纺布的面密度范围为20-40g/m2。
优选地,所述的上层无纺布的纤维原料是ES单次亲水纤维,即ES单亲纤维;所述的下层无纺布的纤维原料是ES多次亲水纤维,即ES多亲纤维。
优选地,所述的ES单亲纤维由ES纤维经过单次亲水油剂处理制得。
优选地,所述的ES单亲纤维为皮芯结构的热熔纤维,其皮层为聚乙烯,芯层为聚酯;所述的ES多亲纤维为皮芯结构的热熔纤维,其皮层为聚乙烯,芯层为聚酯或聚丙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使液体下渗快并抑制回渗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ES单亲纤维,称取所需质量的ES单亲纤维,通过非织造梳理成网及交叉铺网工艺,制成面密度不小于35/m2的纤维网A;
第二步:准备ES多亲纤维,称取所需质量的ES多亲纤维,通过非织造直接铺网工艺,制成面密度为20-40g/m2的纤维网B;
第三步:将纤维网A放置在纤维网B的上方,使两者相互复合;
第四步:通过针刺或热轧粘合工艺,对复合的纤维网进行加固复合,得到可使液体快速下渗并抑制回渗的无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1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