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2064.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8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艾燕;潘振炎;张茂贵;杨静如;肖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04 | 分类号: | H01G9/004;H01G9/008;H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国刚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纹波 电流 能力强 铝电解电容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外壳和芯包,芯包密封在外壳内,芯包由阳极箔、电解纸和阴极箔卷绕或者折叠而成,阳极箔和阴极箔上分别铆接有阳极导箔条和阴极导箔条,阴极导箔条与阴极箔的结合位置贴有铝制薄片,铝制薄片贴在阴极箔和阴极导箔条上,铝制薄片包括铝箔基体和烧结铝层,铝制薄片与阴极箔紧贴的一面的铝箔基体上烧结有由铝粉或者铝合金粉烧结的烧结铝层。本发明的电容器不仅内部短路少,并且耐纹波电流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容器的生产工艺中,是由阳极箔、电解纸和阴极箔直接卷绕成芯包的,阳极箔和阴极箔上是直接铆接阳极导箔条和阴极导箔条,也有很多是阳极导针和阴极导针,在阳极导箔条和阴极导箔条与阳极箔和阴极箔的结合部位的毛刺是直接与电解纸接触的,毛刺可能刺穿电解纸或者毛刺在电场下发生尖端放电从而引起电容器的短路击穿。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专利号200410023289.5,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中,在阴极导针和阳极导针的舌部覆盖有铝制薄片,很好的解决了由于阳极导针或者阴极导针刺穿电解纸而产生的短路。然而铝制薄片与阳极箔或者阴极箔之间的电性连接点还不是很多,从而使得电容器的耐纹波电流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在某些场合下电容器的耐纹波电流能力还是不能够符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外壳和芯包,所述芯包密封在外壳内,所述芯包由阳极箔、电解纸和阴极箔卷绕或者折叠而成,所述阳极箔和阴极箔上分别铆接有阳极导箔条和阴极导箔条,所述阴极导箔条与阴极箔的结合位置贴有铝制薄片,所述铝制薄片贴在阴极箔和阴极导箔条上,所述铝制薄片包括铝箔基体和烧结铝层,所述铝制薄片与阴极箔紧贴的一面的铝箔基体上烧结有由铝粉或者铝合金粉烧结的烧结铝层。
上述的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烧结铝层的孔隙率在10%-50%之间,所述铝制薄片上的烧结铝层嵌入到阴极箔和阴极导箔条内从而使得铝制薄片与阴极箔和阴极导箔条紧密接触。
上述的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铝制薄片压铆或者刺铆在阴极箔上,并且铝制薄片将阴极导箔条与阴极箔的结合部位覆盖。
上述的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阳极导箔条与阳极箔的结合位置也贴有铝制薄片,所述铝制薄片贴在阳极箔和阳极导箔条上,所述铝制薄片包括铝箔基体和烧结铝层,所述铝制薄片与阳极箔紧贴的一面烧结有由铝粉或者铝合金粉烧结的烧结铝层。
上述的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阳极导箔条上铝制薄片的烧结铝层嵌入到阳极箔和阳极导箔条内从而使得铝制薄片与阳极极箔和阳极导箔条紧密接触。
上述的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铝制薄片压铆或者刺铆在阳极箔上,并且铝制薄片将阳极导箔条与阳极箔的结合部位覆盖。
上述的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将所述阳极导箔条和阴极导箔条替换成阳极导针和阴极导针。
一种耐纹波电流能力强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阳极导箔条和阴极导箔条分别铆接在阳极箔和阴极箔上;
2)将铝制薄片压铆或者刺铆在阴极导箔条上,铝制薄片将阳极导箔条与阴极箔的结合位置覆盖;所述铝制薄片与阴极箔紧贴的一面烧结有由铝粉或者铝合金粉烧结的烧结铝层;所述铝制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浆料的制备,将铝粉或者铝合金粉和粘结剂混合均匀,所述粘结剂分散在溶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2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