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性检测人血清中鲍曼不动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条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2203.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胡征;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21 | 分类号: | C07K14/21;C12N15/31;G01N33/543;G01N33/569;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性 检测 血清 中鲍曼 不动 杆菌 特异性 抗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定性检测人血清中鲍曼不动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条。该检测条由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垫、PVC板组成。结合垫上喷涂有彩色乳胶微球偶联的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有鲍曼不动杆菌融合抗原的检测线和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的质控线。当加入的样品中含有鲍曼不动杆菌抗体时,鲍曼不动杆菌抗体首先与乳胶‑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形成复合物,在毛细作用下迁移至包被有鲍曼不动杆菌融合抗原的检测线时被捕捉,检测线呈相应的彩色,因而可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鲍曼不动杆菌抗体。该检测条具有快速、简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假阳性低的优点,能在十分钟之内得到明确的结果,有效用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和免疫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性检测人血清中鲍曼不动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国内资料表明,A.baumannii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70%以上。A.baumannii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63.0%~89.9%。对四种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酶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菌达96.3%。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派酮/舒巴坦和多黏菌素B保持敏感,但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差。综上所述,鉴于近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这应当引起临床医师及微生物界的高度重视。临床医师应重视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密切协作,加强感染的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目前检测呼吸道中该病原体的方法主要以传统方法为主,即分离鉴定法,该方法所需时间长,一般要2-3天,很难满足快速鉴定的需要;近几年发展起来的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好的技术,但是目前该技术还是依赖于传统方法的前增菌步骤,而增菌液中往往还有PCR抑制剂,从而影响扩增的效果,假阳性也是该法的一个突出缺点。同时,该技术还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不适合进行床旁检测。以抗体为诊断标的的免疫学检测已成为人体病原微生物感染检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已发展了多种特异性免疫检测技术,如放射免疫分析(RIA)、酶免疫分析(EIA)、荧光免疫分析(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IA)、免疫沉淀反应、免疫凝集反应、ELISA检测试剂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免疫乳胶检测试剂等。其中免疫乳胶试纸条等多种以抗原抗体为基础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以其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实用的特点已成为病原微生物检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而,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病原微生物的标志性抗原,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LISA、乳胶微球免疫层析等进行病原体抗体检测的方法的基础。
抗原的制备是抗体检测特异性的关键。本研究选用具有种间特异性的表面蛋白fhuE receptor、OmpA及PilF等作为抗原标的,制备特异性良好的融合抗原,并将其应用于制备鲍曼不动杆菌抗体乳胶微球免疫层析检测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融合抗原为基础,通过免疫乳胶标记技术研制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捷迅速的定性检测人血清中鲍曼不动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定性检测人血清中鲍曼不动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性检测人血清中鲍曼不动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鲍曼不动杆菌融合抗原(Fhue+OmpA+Pilf)的制备:
分别获取鲍曼不动杆菌表面蛋白Fhue、表面蛋白OmpA及表面蛋白Pilf的胞外结构域中抗原表位最为丰富的肽段并找到该肽段基因编码序列,优化该肽段基因编码序列,并将此三段基因序列用两段柔性连接肽的编码序列进行连接,形成融合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2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