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管翅片式煤改电环保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2271.0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0 | 分类号: | H05B3/50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晓华 |
地址: | 21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管 散热翅片 电热丝 壳体 螺旋翅片 安装座 接线端 翅片 不锈钢 导热绝缘填料 快速加热空气 加热器 电热合金丝 传热 单根加热 电加热器 独立设置 管翅片式 焊接加工 壳体两端 控制方便 散热效果 热效率 传统的 高电阻 均布 煤改 曲管 制热 种曲 缠绕 节能 环保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管翅片式煤改电环保加热器,曲管由单根加热管弯曲构成,加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包括若干独立设置的平面翅片或连续的螺旋翅片;平面翅片均布在加热管壳体的外表面;螺旋翅片缠绕在加热管的外表面;加热管包括壳体、电热丝以及导热绝缘填料,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座和接线端,接线端通过安装座与电热丝连接。本发明加热管壳体采用不锈钢发绿处理,电热丝采用高电阻电热合金丝,散热翅片采用不锈钢散热翅片,不仅便于焊接加工、可靠性高,而且热效率高,制热、传热和散热效果较好,相对于传统的电加热器更加节能。本发明能够根据使用场所的需要,实现快速加热空气,提升环境温度,安全无污染,控制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管翅片式煤改电环保加热器。
背景技术
我国冬季传统的供暖方式一般都是燃烧煤炭,这样会产生较大污染,特别是散煤燃烧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秋冬季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推进“煤改电”工程,主要的采暖方式由传统的燃煤改为电采暖。“煤改电”工程对改造城市的大气环境、居住环境与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清洁能源来替代燃煤,而电能则是目前较为便捷、可靠、成熟的清洁能源。
目前“煤改电”的主要方式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蓄能式电暖器三种。就蓄热式电暖器而言,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电能加热蓄热砖,晚上用低谷电来加热电暖气,而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散发热量,起到取暖的作用,这样既可以降低电网负荷压力,也可以减少居民的用电费用。以上三种“煤改电”方式通常适用于需要长时间保持环境温度的居民使用,对于部分需要快速将室内空气加热升温的情况,例如会议室、办公室、公共场所等,以上三种方式均难以达到较快提升环境温度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空气,并且高效节能、提升环境温度效果较好的曲管翅片式煤改电环保加热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曲管翅片式煤改电环保加热器,所述曲管由单根加热管弯曲构成,加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包括若干独立设置的平面翅片或连续的螺旋翅片;所述平面翅片均布在加热管壳体的外表面;所述螺旋翅片缠绕在加热管的外表面;所述加热管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热丝以及填充在壳体与电热丝之间的导热绝缘填料,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壳体密封连接,安装座上设有接线端,接线端通过安装座与电热丝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面翅片设为矩形或圆形结构,平面翅片焊接在加热管壳体的外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翅片缠绕焊接在加热管壳体的外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翅片设为单根整体结构,螺旋翅片上设有连续分布的呈扇形形状的凹凸结构,该扇形凹凸结构的收缩端靠近壳体的表面,其展开端靠近螺旋翅片的外边缘。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形凹凸结构的展开端与螺旋翅片外边缘之间设有平滑的圆弧形过渡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弯曲构成人字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设有瓷珠,接线端通过瓷珠与所述电热丝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冷端;所述导热绝缘填料为氧化镁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壳体和散热翅片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的冷态耐压≧2000V/min,击穿电流0.5mA;冷态绝缘电阻≧500MΩ,热态绝缘电阻≧20MΩ;泄漏电流≦0.75m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2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