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船结构装配错位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2294.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建;肖进伟;唐春;樊华;胡庆;徐李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结构 装配 错位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船结构装配错位检测方法,采用特制的错位检测工装,包括驳线面板,所述驳线面板开设有卡装凹槽,所述卡装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正面驳线板及反面驳线板,错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内底板下表面作反面结构检验线,反面结构检验线与下肋板安装基准线平行;步骤二、将卡装凹槽沿内底板由内底板的端部卡入,反面驳线板的一侧与反面结构检验线重合;步骤三、沿正面驳线板的一侧于内底板的上表面作正面结构检验线;步骤四、测量正面结构检验线与上肋板安装基准线之间的距离,计算上肋板与下肋板的装配错位值。本发明的错位检测方法简单易懂,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双层底上下肋板的安装基准线是否存在错位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体装配及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船结构装配错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公司制造的产品均以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和LNG船为主,相对于常规的散货轮及邮轮,集装箱船和LNG船作为高附加值船对装配精度要求更高,以LNG船为例,舭部分段的内底板的上肋板、下肋板的装配及CM节点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在安装前需要检测上肋板与下肋板的安装基准线的安装错位值,现有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检测精度小、误差大,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LNG船结构装配错位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高效、快速地检验压载舱内结构装配精度,准确判断双层底上下肋板是否存在错位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LNG船结构装配错位检测方法,采用特制的LNG船结构装配错位检测工装,所述错位检测工装包括驳线面板,所述驳线面板的一端沿所述驳线面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卡装凹槽,所述卡装凹槽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平行,所述驳线面板的另一端开设有手持孔,所述卡装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正面驳线板及反面驳线板,所述反面驳线板上焊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长方体,其一个端面与所述卡装凹槽位于所述反面驳线板上的一侧齐平,所述正面驳线板、所述反面驳线板背离彼此的一侧于端部设置有圆弧倒角,所述正面驳线板、所述反面驳线板朝向彼此的一侧于端部设置有切角,所述错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上肋板、下肋板安装前,以船舶上内底板下表面的下肋板安装基准线为基准,在距离下肋板安装基准线L1处作反面结构检验线,反面结构检验线与下肋板安装基准线平行;
步骤二、将卡装凹槽沿内底板由内底板的端部卡入,反面驳线板的一侧与反面结构检验线重合,定位块的上表面与内底板的下表面贴合,保证驳线面板与内底板垂直;
步骤三、沿正面驳线板与反面检验线重合的一侧于内底板的上表面作正面结构检验线;
步骤四、测量正面结构检验线与上肋板安装基准线之间的距离L2,比较L1与L2,L1与L2之间的差值为上肋板与下肋板的装配错位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驳线面板的长度为300mm,宽度为130mm,厚度为3mm,所述正面驳线板、所述反面驳线板的长度均为200mm,宽度均为50mm,所述卡装凹槽的宽度为3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弧倒角的半径为15mm,所述切角的长度为15mm,宽度为15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持孔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40mm,倒角为2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驳线面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错位检测方法简单易懂、工装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双层底上下肋板的安装基准线是否存在错位的情况。
(2)本发明的错位检测工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2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