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3294.3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9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旻;陈磊;侯浩波;李禾;冯露;赵素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48 | 分类号: | C02F11/148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欣荣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理 污泥脱水性能 污泥 蛋白沉淀剂 资源化利用 安全环保 污泥脱水 对设备 含固率 絮凝剂 助流剂 泥饼 升高 联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利用蛋白沉淀剂、絮凝剂和助流剂联合形成的ACP调理体系对污泥进行调理,以有效增强污泥脱水性能,将所得泥饼的含固率升高至32%左右,且不影响污泥后期资源化利用。本发明涉及的调理方法简单、处理条件温和,安全环保,对设备要求低,可为高效污泥脱水手段提供一条全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的扩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尤其是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将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甚至会造成人类健康问题。胞外聚合物(EPS)在污泥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糖,其在污泥中会形成大量亲水性絮体结构影响污泥的特性,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关键因素。
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污泥脱水的能力,一般可以将污泥中的水根据水分分布和结合能力不同分为自由水、毛细水、吸附水和内部水四个部分,一般认为污泥机械脱水的上限时污泥中自由水的含量(约占70%)。为了提高污泥脱水性能,通常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污泥调理,改变污泥中水的结合方式和污泥EPS的亲水结构。
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选择添加氯化铝、氯化铁、聚丙烯酰胺等传统化学调理剂调理污泥提高脱水性能。然而,传统絮凝处理工艺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提高是有限制的,且需要高剂量的无机混凝剂,对后续污泥资源利用会产生不利影响。专利CN104098250A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污泥深度脱水的复合调理剂和脱水方法,通过初步脱水及后续电渗脱水降低污泥含水率至40~60%;专利CN110092569A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方法,在污泥中直接加入氯化钙、壳聚糖及生物质粉末联合调质污泥,使压滤后的泥饼含水率降至60%以下;专利CN107162382A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方法,用浓硫酸对待脱水污泥进行酸化处理,然后投放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提高污泥的可脱水程度,再同时投放氯化镁、氯化钙、氧化钙,匀速搅拌最后进行离心脱水完成污泥的脱水;专利CN106746478A公开了一种以利用新型双氧化剂系统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依次向活性污泥中投加KMnO4溶液和KHSO5溶液,进行搅拌反应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然而上述污泥脱水工艺,大多数涉及的处理过程复杂,并需要高能量或高化学剂量条件,不可重复利用,且可能会对设备造成腐蚀损坏,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强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利用蛋白沉淀剂、絮凝剂和助流剂联合形成的ACP调理体系对污泥进行调理以有效增强污泥脱水性能,且涉及的调理方法简单、安全环保,适合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强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向污泥中引入絮凝剂、蛋白沉淀剂和助流剂,进行搅拌处理,以降低污泥含水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蛋白沉淀剂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丙酮等能够破坏细胞膜沉淀蛋白的试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助流剂为稻壳、木屑、果壳、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蛋白沉淀剂相对干污泥的用量为10~30g/g;所述絮凝剂相对干污泥的用量为0.2~1.2g/g;所述助流剂相对干污泥的用量为200~500mg/g。
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泥含水率为80~98%。
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强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中依次加入助流剂、絮凝剂和蛋白沉淀剂,具体包括如下脱水步骤:
1)将污泥与助流剂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3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