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量电费异常检测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3766.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小健;林女贵;陈岚;刘韶恩;涂国梁;陈可钰;翁玉莲;高琼琳;蔡淑梅;苏婳;苏云洁;叶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3 | 分类号: | G06F16/2453;G06F16/2455;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林燕玲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量 电费 异常 检测 方法 系统 | ||
一种电量电费异常检测方法和系统,预先根据计量点结构对用户进行分类,并根据用户类别设定相应的审核规则,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每个用户的电量电费;2)根据用户类别执行基于SQL查询的审核规则校验,生成异常信息表,并将查询结果的主要异常信息插入异常信息表;3)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于异常信息表,若是,则拦截该用户的电量电费,转入人工审核并提示违反的审核规则和异常信息;若否,则将用户的电量电费自动发行。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提升拦截精率,减少无谓人工审核资源投入,实现智能抄核高度自动化,大幅减少核算人工审核资源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费核算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量电费异常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费核算工作作为电费管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核算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供电部门的电力营销业务的正常进行,对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意义。虽然目前供电部门都采用了现代化的应用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电费核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电费核算的工作现状是供电部门及电费部门,电费核算人员负责对供电区域内供电客户的应收数据进行集中计算、审核、电费发行和相关应收电费报表的上报工作。电费计算系统通过计算机实现,但是电费方面的计算失误必须由核算人员审核才能发现,目前的电费计算系统影响了核算人员电费核算的效率。
现有技术中,采用“表达式”校验模式,系统各审核规则先独立生成各审核要素字段对象,并对审核要素进行表达式逻辑判断,判断结果为“是”与“否”,被判断为“是”的进行异常样本拦截。采用这种方式,只能支持简单的逻辑判断,如果有规则上需要优化和调整,都需要重新开发,开发周期一般三个月,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一类一策、模块化的、提升拦截精滤、减少工人资源投入的电量电费异常检测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量电费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根据计量点结构对用户进行分类,并根据用户类别设定相应的审核规则,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计算每个用户的电量电费;
2)根据用户类别执行基于SQL查询的审核规则校验,生成异常信息表,并将查询结果的主要异常信息插入异常信息表;
3)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于异常信息表,若是,则拦截该用户的电量电费,转入人工审核并提示违反的审核规则和异常信息;若否,则将用户的电量电费自动发行。
优选的,所述用户类别包括有高压单一计量点、高压平行一级计量点、高压复杂计量结构和低压类。
优选的,所述高压单一计量点的用户执行基础包审核规则;所述高压平行一级计量点或所述高压复杂计量结构或所述低压类的用户执行基础包审核规则和专属包审核规则。
优选的,每个所述审核规则对应一个SQL查询,所述审核规则对应的条件筛选和逻辑判断直接在SQL查询里完成。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SQL查询的结果先形成相应审核规则的临时表,再将临时表中的用户编号、规则编号、规则名称、校验时间和异常备注信息插入所述异常信息表。
优选的,所述审核规则包括静态档案类异常,其用于实现用户各类静态档案异常和静态档案信息间比对异常的审核。
优选的,所述审核规则包括业扩变更类异常,其用于实现变更流程异常的审核。
优选的,所述审核规则包括抄表示数类异常,其用于实现抄表电量及示数相关的显性差错风险排查和拦截。
优选的,所述审核规则包括电量突增减异常,用于实现电量增减异常表征的隐形风险排查和拦截。
一种电量电费异常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3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