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两次脱膜功能的农田碎残膜回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4355.8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9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全腊珍;杨俊;全伟;邹运梅;杨博;胡广发;许仕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B08B1/00;B08B1/04;B08B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两次 功能 农田 碎残膜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两次脱膜功能的农田碎残膜回收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扎膜装置,扎膜装置包括由扎膜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的扎膜滚筒和绕扎膜滚筒转轴间隔布置在扎膜滚筒上的多排齿排,各排齿排包括多根沿扎膜滚筒轴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扎膜齿,机架还安装有用于将扎膜装置上扎起的碎残膜脱出的脱膜装置和用于将脱膜装置上的碎残膜脱出并输出的输膜装置。该农田碎残膜回收机使碎残膜在扎膜装置与脱膜装置以及脱膜装置与输膜装置之间均进行一次交接转移,每次交接转移过程中都使碎残膜与其上的土分离,回收碎残膜时可进行两次膜土分离,能够大大提高膜土分离效果,其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加工、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两次脱膜功能的农田碎残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最早在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推广应用的,而后被我国引进,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大面积使用。与常规栽培相比,地膜的使用有明显的保温除草效果,可克服土地干旱等不利条件,促进作物早熟,大大提高产量,同时把南方作物种植区向北部推移了2-5个纬度,过去的30年地膜覆盖技术使用广、适用作物种类多、增产明显、经济效益好,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地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其不易腐烂且难以分解,易残留在泥土造成“白色污染”而致使土壤结构破坏、水分养分运输不畅等问题。因此,地膜的使用虽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对生态环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当前,碎残膜回收有2种方式:人工捡拾和机器回收。手工捡拾存在捡拾不干净、回收率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机器回收与人工捡拾相比优势非常明显,能够克服人工捡拾的缺点。因此研制各种经济实用的残膜回收机具对减少土地污染、保护土壤环境、净化环境,防止耕地生产力下降及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残膜回收机具的种类多达近百种,其关键工作部件捡膜脱膜机构的种类也有几十种,但是这些机具适用性单一,不能满足经常变化的作物种植。且现有残膜回收机的脱膜机构大都是采用一次脱膜形式,存在碎残膜回收易缠绕、脱膜易导致碎残膜拉碎、不易收集、脱膜率不高、泥土夹带比较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加工、工作稳定可靠、膜土分离效果好的具有两次脱膜功能的农田碎残膜回收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两次脱膜功能的农田碎残膜回收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扎膜装置,所述扎膜装置包括由扎膜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的扎膜滚筒和绕扎膜滚筒转轴间隔布置在扎膜滚筒上的多排齿排,各排齿排包括多根沿扎膜滚筒轴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扎膜齿,所述机架还安装有用于将扎膜装置上扎起的碎残膜脱出的脱膜装置和用于将脱膜装置上的碎残膜脱出并输出的输膜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脱膜装置包括由脱膜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的脱膜滚筒,所述脱膜滚筒与所述扎膜滚筒并排布置,所述脱膜滚筒上设有多组片组,各组片组包括多片柔性刮膜片,多片柔性刮膜片沿脱膜滚筒轴向依次间隔布置形成供齿排中多根扎膜齿通过的避让通道。
各柔性刮膜片远离脱膜滚筒的一端设有梳齿结构。
所述扎膜滚筒和脱膜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扎膜滚筒的转向使扎膜齿由下至上通过所述避让通道;所述脱膜滚筒的转速大于扎膜滚筒的转速。
所述扎膜齿为弧形齿,所述弧形齿的凹部所形成开口的开口朝向与扎膜滚筒的转向一致。
所述输膜装置包括由输膜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的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上设有若干在环形输送带运行时能通过所述避让通道的柔性脱膜立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43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