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负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4878.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0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元;马骏;曹智慧;陈天锦;高鹏;于浩然;程兴邦;刘超;吕海超;申振东;窦亚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史萌杨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能 质量 治理 装置 负载 | ||
本发明属于电能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负载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有源电力滤波器、第二有源电力滤波器和隔离变压器,第一有源电力滤波器和第二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直流侧相连,第一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交流侧通过隔离变压器用于连接电网,第二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交流侧用于连接电网;还包括滤波器控制模块,所述滤波器控制模块控制连接第一有源电力滤波器和第二有源电力滤波器。该负载装置通过设置不同的输出电流,能够产生有功、无功、谐波和不平衡电流,从而无需多种负载装置,仅通过该负载装置即可实现对各种类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测试与调试,以检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补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能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负载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设备在工厂供电、民用住宅和城市供电等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使得各种非线性、波动性和不对称负载大量增加,造成诸如电压波动、功率因数低、三相不平衡及谐波等电能质量污染日趋严重。随着电能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种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被广泛应用,相应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包括无功补偿装置、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谐波补偿装置等。
为了对这些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进行测试,需要对这些电能质量治理装置配置相应的负载,用于检测这些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补偿效果。例如,对于无功补偿装置,一般需要购置两套无功补偿装置并采用背靠背的形式,其中一组无功补偿装置作为负载,另一组无功补偿装置用于补偿;对于不平衡补偿装置,一般需要采用电阻箱;对于无功补偿装置,常常需要容性负载。也即,针对不同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需要配置不同的负载,所以在对不同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进行测试时需要更换负载,进行重新接线,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负载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需要配置不同的负载造成的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负载装置,包括第一有源电力滤波器、第二有源电力滤波器和隔离变压器,第一有源电力滤波器和第二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直流侧相连,第一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交流侧通过隔离变压器用于连接电网,第二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交流侧用于连接电网;还包括滤波器控制模块,所述滤波器控制模块控制连接第一有源电力滤波器和第二有源电力滤波器。
其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负载装置,使用两个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直流侧背靠背连接,其中一个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交流侧直接连接电网,另一个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交流侧通过隔离变压器连接电网。该负载装置通过设置不同的输出电流,能够产生有功、无功、谐波和不平衡电流,从而无需多种负载装置,仅通过该负载装置即可实现对各种类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测试与调试,以检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补偿效果。而且,该负载装置节能、回馈电网功率因数高、整体效率高,由于设置有变压器隔离,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滤波器控制模块包括两个控制器,分别为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连接所述第一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开关管,第二控制器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连接所述第二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开关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讯控制器,所述通讯控制器与所述滤波器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且通讯控制器还具有无线通信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器执行包括稳压环和均压环的控制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器执行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控制策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应用于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负载装置的电路图;
图2是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3是1#APF的控制策略框图;
图4是2#APF的控制策略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4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