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整体支撑组件的激光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5016.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殷卫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3 | 分类号: | H01S3/03;H01S3/04;H01S3/038 |
代理公司: | 51221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波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气管 水冷管 支撑 过渡装置 激光器设备 抗弯刚度 整体支撑 激光器 放电管 支脚 激光器技术领域 平行度要求 直线度要求 反射镜片 冷却效果 柔性连接 输出镜片 支撑连接 出液管 入液管 直线度 保证 侧壁 减小 申请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整体支撑组件的激光器设备,包括激光器和用于支撑激光器的支座,入液管和出液管中至少一个与储气管柔性连接,储气管的侧壁上具有与支座支撑配合的支撑部,水冷管与储气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冷管的支撑过渡装置,支撑过渡装置的抗弯刚度大于水冷管的抗弯刚度,支撑过渡装置与储气管通过至少两个支脚支撑连接,所有支脚分布于至少两个支撑部上。本申请的一种具有整体支撑组件的激光器设备,在保证放电管的直线度以及水冷管的冷却效果的同时,能够大大减小放电管和水冷管对储气管的影响,以保证储气管的直线度要求,进而保证反射镜片和输出镜片的平行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整体支撑组件的激光器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二氧化碳激光器有比较大的功率和比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谱线也比较丰富,在10微米附近有几十条谱线的激光输出,在工业、军事、医疗、科研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二氧化碳激光器,通常包括有放电管、套设在放电管外部的水冷管,套设在水冷管外部的储气管、设置在放电管两端的电极、以及设置在储气管两端的输出窗和反射窗,反射窗包括有反射镜片和反射镜片冷却装置,输出窗包括有输出镜片和输出镜片冷却装置,在放电管内充以二氧化碳气体和其它辅助气体;当在电极上加高电压时,放电管中产生辉光放电,经反射镜片和输出镜片反射后形成激光束,从输出镜片中射出得到最终的激光束,故反射镜片和输出镜片的平行度要求非常高,故目前普遍使用两个支架来安装二氧化碳激光器,以保证储气管的直线度,从而保证二氧化碳激光器在安装时,反射镜片和输出镜片的平行度要求。
但是,由于二氧化碳激光器通常为高压小电流放电,故放电管的直径较小,而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功率越大,所要求的放电管的长度越长,故在保证使用功率的情况下,放电管和用于冷却放电管的水冷管均为细长结构,而二氧化碳激光器整体也普遍为细长结构,放电管套设在水冷管内,在放电管与水冷管之间需要设置多点支撑来保证放电管的直线度要求,为避免水冷管内充满冷却液后,因自重造成自身挠度过大,从而影响放电管的直线度以及造成放电管的一侧更靠近水冷管壁,造成通过该位置的冷却液变少,从而影响水冷管的冷却效果,故在水冷管与储气管之间需要设置支撑来减小水冷管的挠度,进而保证放电管的直线度以及水冷管的冷却效果。
目前,现有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当水冷管的进出口分别设置于水冷管的两端时,则一般将用于水冷管进出冷却液体的入液管和出液管贯穿储气管,同时与储气管固定连接,使得水冷管及其内冷却液的重量通过入液管和出液管传递至储气管,从而利用入液管和出液管来两点支撑水冷管。
但是,此举会造成水冷管会对储气管施加向下的力,使得储气管的直线度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反射镜片和输出镜片的平行度要求,而且此影响会随二氧化碳激光器轴向增长而越来越显著,当二氧化碳激光器超过1.8m以后,该种支撑方式即很难保证反射镜片和输出镜片的平行度要求,严重限制了二氧化碳激光器的设计长度,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二氧化碳激光器的使用前景。
所以,基于上述,目前凾需一种具有整体支撑组件的激光器设备,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水冷管与储气管之间需要设置多点支撑来减小水冷管的挠度,以保证放电管的直线度以及水冷管的冷却效果,但会造成水冷管会对储气管施加向下的下压力,当水冷管的进出口分别设置于水冷管的两端时,上述的下压力会通过入液管和出液管传递至储气管,使得储气管的直线度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反射镜片和输出镜片的平行度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整体支撑组件的激光器设备,在保证放电管的直线度以及水冷管的冷却效果的同时,能够大大减小放电管和水冷管对储气管的影响,以保证储气管的直线度要求,进而保证反射镜片和输出镜片的平行度要求,从而可以增长激光器的长度,以达到更高的输出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5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