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档精纺花呢的制造工艺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5757.X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计建康;计凯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冠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9/00 | 分类号: | D03D29/00 |
代理公司: | 11589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3131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柱 上端 齿轮盘 固定座 转套 转轴 电机 固定主体 转动主体 穿线盘 梭架 下端 编织 电性连接 高档精纺 外接电源 外壳固定 制造设备 轴承转动 转动控制 后壁 拉近 拉线 前壁 嵌接 上壁 套接 外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档精纺花呢的制造设备,包括纺车,所述纺车包括固定主体和转动主体,所述固定主体包括固定座、开关、固定柱、电机、转轴和梭架,所述开关的下端嵌接安装在固定座的上端,所述固定柱和梭架的下端通过固定座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在固定柱的上端,所述开关和电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柱的上端前壁,所述转动主体包括转套、齿轮盘、第一穿线盘、拉线和第二穿线盘,所述齿轮盘固定连接在转套的后壁,所述转套与齿轮盘通过外加轴承转动套接在转轴的外壁。本发明拉近到编织与转动控制的距离,方便了使用者编织工作,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花呢的制造工艺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档精纺花呢的制造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见的纺车的转轮两侧呈封闭状态,当使用者对其进行绕线工作时,需要由两侧穿线,从而导致不能由侧方直接缠绕的问题,由于转轮与编织操作有一定距离,当使用者在编织时同时需要转动转轮时相当不方便,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档精纺花呢的制造工艺及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档精纺花呢的制造设备,包括纺车;所述纺车包括固定主体和转动主体;所述固定主体包括固定座、开关、固定柱、电机、转轴和梭架,所述开关的下端嵌接安装在固定座的上端,所述固定柱和梭架的下端通过固定座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在固定柱的上端,所述开关和电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柱的上端前壁;所述转动主体包括转套、齿轮盘、第一穿线盘、拉线和第二穿线盘,所述齿轮盘固定连接在转套的后壁,所述转套与齿轮盘通过外加轴承转动套接在转轴的外壁,所述第一穿线盘与第二穿线盘的内壁通过转套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缠绕在第一穿线盘和第二穿线盘外围内壁,所述齿轮盘啮合滚动安装在电机的转子前端;所述第一穿线盘包括第一盘体、第一过线槽和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过线槽和第一穿线孔均匀镂空开设在第一盘体外围前壁,所述第一过线槽与第一穿线孔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第一盘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转轴的后端外壁;所述第二穿线盘包括第二盘体、第二过线槽和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过线槽和第二穿线孔均匀镂空开设在第二盘体的前壁外围,所述第二过线槽与第二穿线孔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拉线穿插在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内壁;所述梭架包括固定架、梭子、摆柱和磁铁,所述固定架的下端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梭子转动穿插在摆柱与固定架的内壁,所述摆柱的下端通过固定座的上壁转动安装,所述磁铁对称固定卡接在摆柱和固定架的内壁,所述摆柱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固定架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转动主体还包括滚轮,所述第一穿线盘还包括第一滚轮槽,所述第一滚轮槽均匀开设在第一盘体的后壁,且第一滚轮槽位于第一穿线孔之间,所述滚轮通过第一滚轮槽固定嵌接安装在第一盘体的后壁,所述拉线滚动支撑在滚轮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开关还包括第二滚轮槽,所述滚轮通过第二滚轮槽固定嵌接安装在第二盘体的前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穿线盘还包括第一捆线桩,所述第一捆线桩固定连接在第一盘体的后壁,所述拉线通过第一捆线桩缠绕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穿线盘还包括第二捆线桩和摇把,所述第二捆线桩固定连接在第二盘体的前壁,所述拉线通过第二捆线桩缠绕固定,所述摇把的一端转动嵌接安装在第二盘体的前壁。
优选的,一种高档精纺花呢的制造工艺包括准备工作、调试工作和编织工作,先进行准备工作,接着进行调试工作,最后进行编织工作。
优选的,所述准备工作内容为:先将开关和电机与外接电源连接,然后向外掰开摆柱,接着取下梭子,再将纺花用的线缠绕在拉线与梭子外壁,接着将摆柱卡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冠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冠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57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布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纤织机卷布张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