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污废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6088.8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风;胡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伍时礼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污废水处理装置,除油槽上部通过向下倾斜且可打开或关闭的溢油管与分离器相连,分离器周向横截面小于除油槽周向横截面,分离器底部通过可打开或关闭的底部连接管与第一蓄水箱相连,分离器侧部通过可打开或关闭的旁路连接管与储油箱相连,底部连接管内部设有排水阀,旁路连接管内部设有放油阀,分离器顶部设有总控制器与排水阀、放油阀以及设置于分离器内部的油水界面传感器电连接,总控制器用于接收油水界面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并控制排水阀和放油阀的关闭和打开。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可有效解决了零件清洗液油水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污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机加工后的零件表面通常会附着有大量的切屑油、润滑油、防锈油等污迹,因此在对零件表面处理前需要对零件表面进行除油处理,常用方式是将零件浸入至除油槽内进行清洗,然而清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并且这些废水内含有油污、表面活性剂以及乳化产物等污染物,若直接向环境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浪费水资源。
由于大部分的油污是以乳化悬浮状态悬浮于水体上部,并且悬浮在水体上部的油污层相对较薄,若使用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则会使得被分离后的油污层夹杂有大量的水分,进而使得相互混合的油水无法充分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分离效果好的油污废水处理系统,旨在提高油和水充分分离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污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除油槽,除油槽上部通过向下倾斜且可打开或关闭的溢油管与分离器相连,分离器周向横截面小于除油槽周向横截面,分离器底部通过可打开或关闭的底部连接管与第一蓄水箱相连,分离器侧部通过可打开或关闭的旁路连接管与储油箱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部连接管内部设有排水阀,所述旁路连接管内部设有放油阀,所述分离器顶部设有总控制器与排水阀、放油阀以及设置于分离器内部的油水界面传感器电连接,总控制器用于接收油水界面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并控制排水阀和放油阀的关闭和打开。
优选地,所述除油槽内部设有可漂浮于油水表面的浮体,浮体通过拉索悬挂在除油槽顶部,浮体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浮球底端比所述溢油管进油口高1-2cm。
优选地,所述分离器内部液面最高位置比所述溢油管进油口底端低10-20cm,所述除油槽内部周向截面与分离器内部周向截面的面积之比为8-125:1。
优选地,所述除油槽底部通过可打开或关闭的除油槽底部连接管与第二蓄水箱相连,除油槽底部连接管与除油槽相连位置设有两个并联设置的出水阀。
优选地,所述出水阀与所述第二蓄水箱之间管道内部设有活性炭层的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第二蓄水箱与所述第一蓄水箱之间通过中间隔板分离,中间隔板上部设有溢水孔将第二蓄水箱和第一蓄水箱相连。
优选地,所述除油槽内底部设有气浮装置,气浮装置为环绕设置于除油槽内壁面且可通入压缩空气的管道,管道顶部表面设有若干个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蓄水箱和所述第二蓄水箱分别与泵体的同一端相连,泵体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除油槽上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泵体与所述除油槽相连的管道内设有串联设置的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和/或第二过滤器并联设有旁路支管,旁路支管设有控制阀门,泵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蓄水箱和所述第二蓄水箱相连的管道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