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添加剂、电池正极、钠离子电池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6370.6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3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孟婧珂;戚兴国;鞠学成;任瑜;唐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62;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11539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添加剂 钠离子电池 正极活性材料 正极 元素周期表 电池正极 电荷平衡 质量比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添加剂、电池正极、钠离子电池及应用,钠离子电池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正极添加剂;所述正极添加剂为牺牲盐,化学式为LixMyOz;其中,M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第四及第五周期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合;x,y及z满足电荷平衡,并且满足x≥1,y≥1,z≥2;所述正极添加剂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小于等于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添加剂、钠离子电池正极、钠离子电池及应用。
背景技术
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优势而在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利用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可逆的嵌入脱出来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目前,常见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隧道结构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等,仅当金属钠片作为电池对电极时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然而,当组装成全电池时,在首次充电过程中,负极片会形成固态电解质膜(SEI膜),消耗一部分钠离子,造成正极材料钠的损失,从而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提出“补偿”的概念,即通过各种方法补充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形成SEI膜时离子的消耗。目前采用补钠的方法主要有冷压钠片法、电沉积法及使用添加剂法等进行补钠。使用钠箔或者电化学方法等工艺繁琐,设备成本比较高,很难保证电池的一致性。采用添加剂方法则无需改变现有的生产工艺,只需在混料的过程中将添加剂加入至浆料中,操作简单。目前常用的补偿剂都是使用牺牲型钠盐,在钠离子全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脱出大量的钠离子来补充形成SEI膜时钠离子的消耗,从而提高电池的首次效率。
而本发明旨在寻求一种新的补偿剂,脱离钠离子体系,同样可以实现减少钠离子的消耗,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添加剂、电池正极、钠离子电池及应用,通过使用具有较高不可逆容量的含锂正极材料牺牲盐添加剂参与SEI膜的形成,从而减少钠离子的消耗,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包括:
正极活性材料和正极添加剂;
所述正极添加剂为牺牲盐,化学式为LixMyOz;
其中,M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第四及第五周期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合;x,y及z满足电荷平衡,并且满足x≥1,y≥1,z≥2;
所述正极添加剂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小于等于1:5。
优选的,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还包括:粘接剂和导电剂;
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添加剂、粘接剂及导电剂由溶剂调成浆料,涂覆在集流体的表面干燥后,形成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或者,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添加剂、粘接剂及导电剂混合,擀压成正极极片,形成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或者,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添加剂、粘接剂及导电剂混合,压合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形成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
优选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或聚阴离子化合物;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占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的比例大于等于70wt%;其中,所述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为缺钠P2-Na0.67MO2或O3-NaMO2;所述聚阴离子化合物为NajMpVq(PO4)3Fn;j≥1,p≥0,q≥0,n≥0,且满足电荷平衡;
所述导电剂为碳纳米管、乙炔黑、导电碳黑、导电石墨、炭纤维、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导电剂占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的比例小于等于2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