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充气空心轮胎内部结构缺陷自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6400.3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7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何贞志;丁鑫;周公博;孙孟泽;周坪;唐超权;李婷婷;薛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马严龙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空心 轮胎 内部结构 缺陷 自动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充气空心轮胎内部结构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包括送料传送带、V形推板、步进电机一、夹爪、步进电机二、转台、加载和压紧装置、分选传送带一、分选传送带二以及机架;机架上设有横向导轨,导轨上具有夹爪底板,夹爪底板位于横向导轨上活动,导轨侧部具有用于驱动夹爪底板的步进电机一,夹爪底板上还设有纵向导轨,夹爪位于纵向导轨上活动,纵向导轨上端具有用于驱动夹爪的步进电机二;加载和压紧装置位于转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一定尺寸范围的轮胎进行送料、定位、旋转、激振、测试、卸料等操作,无需人为干预,大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充气空心轮胎内部结构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属于轮胎缺陷检测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是车辆的关键部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承重、缓冲等作用。随着使用场景和使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充气轮胎很容易磨损,造成漏气、爆胎等事件的发生,无法满足使用条件。于是,人们尝试从免充气轮胎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在我国,免充气轮胎产品已经开始规模化生产和使用,例如技术较为成熟的江昕轮胎公司的免充气空心轮胎产品。在免充气空心轮胎的生产过程中,轮胎内部结构缺陷检测的工作暂未实现自动化,仍然依靠人工方式检验成品,显然这提高了人工成本,并且使免充气空心轮胎的生产效率降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免充气空心轮胎内部缺陷自动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免充气空心轮胎内部结构缺陷自动检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充气空心轮胎内部结构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包括送料传送带、V形推板、步进电机一、夹爪、步进电机二、转台、加载和压紧装置、分选传送带一、分选传送带二以及机架;机架上设有横向导轨,导轨上具有夹爪底板,夹爪底板位于横向导轨上活动,导轨侧部具有用于驱动夹爪底板横向移动的步进电机一,夹爪底板上还设有纵向导轨,夹爪位于纵向导轨上活动,纵向导轨上端具有用于驱动夹爪纵向移动的步进电机二;加载和压紧装置位于转台上部;送料传送带位于第一工位,转台位于第二工位,分选传送带二位于第三工位,分选传送带一位于第四工位;送料传送带的末端一侧为夹爪活动区域,V形推板设在其另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载和压紧装置包括气缸支架,气缸支架上部具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均贯穿气缸安装板;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设有浮动接头,浮动接头下部为端盖,端盖下部设有弹簧,弹簧末端为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外围设有传感器套筒,传感器套筒底部具有传振杆;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压紧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台包括相邻设置的激振器和转台支架,转台支架下部具有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内置步进电机三,步进电机三的动力输出端朝上,并安装有轴,轴与步进电机三的动力输出端之间具有联轴器,轴的末端为轴套,轴套上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承载块。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夹爪包括水平托板,步进电机二驱动水平托板在夹爪底板上沿纵向导轨移动,水平托板上布置有气缸三、连接块一、连杆、连接轴、连接块二、夹爪手指;气缸三固定于水平托板,连接块一位于气缸三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轴位于连接块二与连接块一之间,连接块二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杆和一个夹爪手指,连杆的一端铰接于连接块二,另一端铰接于夹爪手指,所述夹爪手指靠近连接块二的位置开设有孔,贯穿该孔设有固定于水平托板的销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送料传送带的两侧设有限位带。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1.设计的轮胎缺陷检测系统对一定尺寸范围的轮胎具有适应性。
2.设计的自动检测机构能够实现轮胎的全自动送料、定位、旋转、激振、测试、卸料等操作,无需人为干预,大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