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制备菌肥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6648.X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2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敏;桑茂鹏;郑海波;李美芹;满德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氨酸发酵废液 发酵菌 蔬菜秸秆废弃物 肥料 秸秆废料 发酵料 混合料 菌肥 制备 乳酸菌 酵母菌 秸秆还田技术 枯草芽孢杆菌 黄绿木霉 密闭发酵 蔬菜生长 有机氮源 自然发酵 水混合 切段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制备菌肥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蔬菜秸秆还田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蔬菜秸秆废弃物收集后切段,得到秸秆废料A;S2将谷氨酸发酵废液、秸秆废料A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料A;S3向混合料A中加入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黄绿木霉,自然发酵,得到发酵料A;S4向发酵料A加入有机氮源,密闭发酵,得到发酵菌肥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制备菌肥的方法制得的发酵菌肥料在促进蔬菜生长上的应用。本发明能够同时处理工业谷氨酸发酵废液和农业蔬菜秸秆废弃物,制得的发酵菌肥料养分丰富,经济效益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秸秆还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制备菌肥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谷氨酸发酵废液是味精厂、食品厂排出的生产废液,由于具有高COD、高BOD、高氨氮和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源。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制备有机肥料是处理这些发酵废液的重要途径。
蔬菜秸秆废弃物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留下的废弃部分,将蔬菜秸秆废弃物就地还田、生产有机肥、深加工成生物质碳作燃料均是处理这些废弃物的方式。目前,由于蔬菜秸秆废弃物本身难以分解,且产生来源比较分散,造成蔬菜秸秆废弃物多堆放于田间地头,无法得到及时、批量地处理,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制备菌肥的方法,其能够解决目前蔬菜秸秆废弃物处理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制备菌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蔬菜秸秆废弃物,切段粉碎,得到秸秆废料A;
S2将220-260重量份谷氨酸发酵废液、80-120重量份步骤S1得到的秸秆废料A和900-1100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其中谷氨酸发酵废液的pH值为5-6.5、水分为30-35%,得到混合料A;
S3向步骤S2得到的混合料A中加入2-4重量份的酵母菌活菌制剂、2-4重量份的乳酸菌活菌制剂、1-3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和1-3重量份的黄绿木霉活菌制剂,其后自然发酵至混合料A的表面出现白色菌层,得到发酵料A;
S4向步骤S3得到的发酵料A中加入55-65重量份的有机氮源,于25℃-30℃的温度条件下,密闭发酵7-14天,即得到发酵菌肥。
本发明的原理是:
本发明的谷氨酸发酵废液、蔬菜秸秆、有机氮源均是作为发酵辅料,其中,谷氨酸发酵废液含有大量糖分,这些糖分作为碳源能够被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黄绿木霉四种菌群进行合理利用,从而保证发酵反应的顺利进行。弱酸性的氨酸发酵废液有助于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黄绿木霉活菌的协同反应,提高菌群对秸秆的分解作用。
加入乳酸菌和酵母菌能够加速发酵进程,减少发酵时间,酵母菌还能降解木质素含量高的蔬菜秸秆,促进放线菌的繁殖,从而改善种植地的土壤环境,创造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良好条件。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加速对秸秆组织中果胶、多糖等有机物的分解,还兼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潜在养分的作用,从而减少肥料的投入,降低成本。黄绿木霉能促进乳酸菌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有益菌及其它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降解蔬菜秸秆废弃物的效率高。
综上,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发酵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发酵产物不需再分离提取,且秸秆降解效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实现了对工业谷氨酸发酵废液和农业蔬菜秸秆废弃物的同时处理,充分利用了废液和废弃物中的潜在营养,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科技学院,未经潍坊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