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6654.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敏;桑茂鹏;杨文霞;彭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12N1/14;C05F11/08;C05G1/00;C05F15/00;C12R1/125;C12R1/885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降解 复合菌剂 混合料 秸秆废料 菌群 有机肥料 枯草芽孢杆菌 微生物多样性 哈茨木霉菌 酵母菌菌液 生产成本低 水混合均匀 秸秆还田 秸秆回收 秸秆收集 优势生长 后发酵 培养土 拮抗性 氮源 菌液 切段 制备 接种 秸秆 应用 | ||
1.一种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蔬菜秸秆收集后切段粉碎,得到秸秆废料A;
S2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废料A、培养土、氮源Ⅰ和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B,所述混合料B的含水量为50wt%-80wt%,所述秸秆废料A、所述培养土和所述氮源Ⅰ的质量比例为(1.8-2.2):(0.8-1.2):(1.8-2.2);
S3取90-100重量份的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B,接种0.8-1.2重量份的EM菌菌液、0.8-1.2重量份的酵母菌菌液、0.8-1.2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0.35-0.65重量份的哈茨木霉菌液,混合均匀,其后于温度为25℃-40℃的条件下发酵3-5天,即得到秸秆降解复合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切段的长度为≤2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氮源Ⅰ为腐熟的鸡粪肥、腐熟的鸭粪肥、腐熟的羊粪肥、腐熟的马粪肥和腐熟的驴粪肥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高效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培养土为有机质含量1.5%以上、无病虫害、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EM菌菌液、酵母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哈茨木霉菌液的重量配比为2:2:2:1,其中所述EM菌菌液、所述酵母菌菌液、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所述哈茨木霉菌液中的有效活菌含量均为≥10亿/克。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混合均匀时,还包括加入为所述秸秆废料A质量0.2%-2%的柠檬皮、橘子皮和柚子皮中的至少一种的步骤。
7.一种秸秆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850-1100份的蔬菜秸秆和180-240份的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组成。
8.一种秸秆还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粉碎后的蔬菜秸秆、氮源Ⅱ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秸秆降解复合菌剂施加至种植土壤中,其中所述粉碎后的蔬菜秸秆和氮源Ⅱ的质量比例为(200-300):1,所述秸秆降解复合菌剂的用量为每亩土壤200-300千克,再经过浇灌、腐熟,即完成秸秆还田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秸秆还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源Ⅱ为有机氮源Ⅱ或无机氮源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秸秆还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氮源Ⅱ为豆粕、蛋白胨、大豆蛋白胨、棉籽粉和黄豆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氮源Ⅱ为铵盐或尿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科技学院,未经潍坊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6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