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辋、轮毂以及轮辋的对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7394.3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2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峰;郑志康;江斌;林宗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4 | 分类号: | B23K11/04;B60B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张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以及 方法 | ||
1.一种轮辋的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脉冲闪光对焊,包括以下阶段:
S0:焊前预热阶段,以设定的预热脉冲对卷圆压平后的双相钢进行预热,预热量为4-8mm;
S1:闪光阶段,对卷圆压平后的双相钢进行加热,烧化压力为8-12Mpa,夹紧压力为9-13Mpa,烧化量为2.5-3.5mm,电流为750-1100A,电压为4-6V,使双相钢达到塑性变形温度,双相钢端面形成一层液态双相钢层;
S2:顶锻阶段,施加顶锻压力,顶锻压力为4-8Mpa,顶锻量为4-6mm,使双相钢两端面之间的间隙封闭,同时挤出端面的液态双相钢及氧化夹杂物,以使洁净的塑性双相钢紧密接触,并使接头区产生塑性变形,促进再结晶的进行,形成共同晶粒,完成对焊。
2.一种轮辋,其特征在于,
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轮辋的对焊方法进行对焊。
3.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辋,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辋;
轮辐,其一端部位于所述轮辋的内部且焊接在所述轮辋的内壁,所述轮辐上开设有风孔,所述轮辐采用超细钢材质;
气门嘴,其一端设置在所述轮辋上,另一端朝向所述风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辋的材质采用厚度为4.4-5.0mm的SRS650双相钢;
所述轮辐的材质采用厚度为11.95-12.55mm的SCX450超细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73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