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脱硫废液副盐纯度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7415.1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颂;丁言帅;卢书春;尹亚峰;姚良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24 | 分类号: | C01C1/24;C01C3/20;C01D5/00;C01B17/64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脱硫 废液 纯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脱硫废液副盐纯度的方法。本发明以脱硫废液白度为50%~70%的副盐为原料,把50%~70%的副盐加入到脱色剂中搅拌制备过饱和溶液,经固液分离、干燥处理后制得白度≥80%的副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白度为50%~70%的脱硫废液副盐转化为白度≥80%的脱硫废液副盐,能够达到工业生产的品质要求,增强了脱硫废液副盐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脱硫废液提盐装置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脱硫废液提盐装置固体产品白度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焦化企业湿法脱硫工序产生的脱硫废液主要采用蒸发浓缩结晶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硫酸氧化液碱转化法等方法从脱硫废液中制取硫氰酸盐、硫代硫酸盐、硫酸盐等产品。
由于脱硫废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类以及硫磺、焦油和催化剂及其他色素杂质,导致脱硫废液提盐装置生产的固体产品存在杂色且易变色。根据GB/T13025.2-9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中白度的测定方法测定,脱硫废液提盐副盐的白度约为55%~70%,该白度范围内的脱硫废液副盐不能满足下游厂商的品质需求,导致脱硫废液副盐无法投入到工厂生产中,直接影响着脱硫废液副盐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脱硫废液提盐装置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解决脱硫废液提盐装置产生的副盐白度无法达到厂商的品质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脱硫废液副盐纯度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脱硫废液副盐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溶解,将白度为50%~70%的脱硫废液副盐与纯度为95%~99%的脱色剂液体在25℃温度条件下按照比例(1~4)∶1进行持续搅拌溶解30分钟,制得过饱和溶液;
S2、固液分离,将所述S1中得到过饱和溶液进行压滤分离,制得初级产品和滤液,该滤液通入S1中再次与脱硫废液副盐溶解利用;
S3、干燥,所述S2中得到初级产品置于40~60℃温度条件下的介质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最终产品,最终产品通过管道收集到副盐收集装置。
所述S1中的脱硫废液副盐包括硫酸铵、硫代硫酸铵、硫氰酸铵、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氰酸钠中的任一种或几种,脱色剂液体设置为一种能够将某种废水或物质中的无用染色基团去除的物质,包括水、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所述S1中的过饱和溶液设置为一种脱硫废液副盐和脱色剂液体的混合溶液,脱硫废液副盐的加入量大于该脱硫废液副盐在脱色剂液体中溶解度。
所述S3中用于干燥的介质设置为氮气。
所述脱硫废液副盐的纯度根据GB/T 13025.2-9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中白度的测定方法测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脱硫废液副盐纯度的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溶解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和干燥装置,该提高脱硫废液副盐纯度的系统通过管道外接有一最终产品收集装置。
所述溶解装置设置为用于药剂的搅拌、溶解和储存且能够承载压力载荷的溶解槽。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设置为利用过滤介质,通过对压滤对象施加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压滤机。所述干燥装置设置为一种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含湿量的固体物料的干燥机,该干燥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最终产品收集装置的输入端。
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白度为55%~70%的脱硫废液副盐与脱色剂液体混合溶解制得过饱和溶液后,对过饱和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干燥处理的技术手段,使脱硫废液副盐的白度提高达到80%以上,能够达到工业生产的品质要求,增强了脱硫废液副盐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脱硫废液提盐装置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7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