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压缩过程中的编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7994.X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4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应丽莉;焦海;罗锦;周慧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6F16/22;G06F16/27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压缩 过程 中的 编码 方法 | ||
1.一种数据压缩过程中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对于关键数据流用分块算法进行分块;所述关键数据流是指一类有特定QoS需求的数据流的集合;
所述的分块算法是一种结合了固定分块算法、Bloom Filter算法和MD5算法的数据分块算法;
步骤(2)将分块后的数据块在重复数据库中进行检测;
判断每个数据块的长度是否大于256字节;若数据块的长度大于256字节,则执行步骤(3);若数据块的长度小于等于256字节,则按照0型编码输出;
所述0型编码是当数据块的长度小于等于256字节时,将标识位置“00”;所述的重复数据库是存放数据块的MD5指纹值、原始数据、发送索引、接收索引、频率计数器的数据库;
步骤(3)计算该数据块的MD5值并与重复数据库进行比对,当计算出的MD5值不在重复数据库时,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4)对过滤出来的MD5值不重复数据块进行数据处理;
4-1.将数据块相应的MD5值、原始数据、发送索引和频率计数器加入到重复数据库里;
4-2.发送2型编码给对端数据库,等待生成的接收索引字段;
所述2型编码是当数据块长度大于256字节且其MD5值不在重复数据库时,将标识位置“10”;
4-3.送往TCP代理处等待数据流的整合;
4-4.当接收索引字段同步返回本段数据库时,对后续同样的数据段做替换处理;
步骤(5)对过滤出来的MD5值重复数据块进行数据处理;
5-1用发送索引替换该数据块;
5-2对数据块进行1型编码;所述1型编码是当数据块长度大于256字节且其MD5值已在重复数据库时,将标识位置“01”;
5-3数据库中频率计数器字段加一;
步骤(6)重复数据库对库中频率计数器进行统计,淘汰替换率低的数据块;
步骤(7)等待下一次的数据流的到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79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降解废水COD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