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胰岛再生降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8123.X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8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钱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生众康(厦门)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36/815;A61P3/10;A61P5/50;A23L33/10;A23L33/105;A23L33/175;A61K31/12;A61K31/185;A61K31/38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秦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翁角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胰岛 再生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胰岛再生降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括鹰嘴豆或鹰嘴豆提取物,α‑硫辛酸,L‑牛磺酸,肉桂或肉桂提取物,枸杞或枸杞提取物,苦瓜或苦瓜提取物,胡芦巴或胡芦巴乙醇提取物,匙羹藤或匙羹藤提取物,生姜或姜黄素,山楂或山楂提取物。所述促进胰岛再生降糖复合物采用安全有效的药食两用食材、可保护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减缓其功能降低或破坏,并促进胰岛再生,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糖尿病组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胰岛再生降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而导致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性代谢疾病。根据糖尿病联盟(IDF)2017年统计,全球18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7年已达4.24亿。同样根据该报告,我国糖尿病患者也已达到1.14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患者带来痛苦,为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根据发病机理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类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胰岛β-细胞,致使胰岛素生成不足而导致高血糖,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左右;而2型糖尿病(T2DM)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所致,是主要糖尿病类型,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左右;其他类型糖尿病主要是指某些单基因突变所致或未知原因所致的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2%;妊娠期糖尿病是在妇女妊娠期发现或首次诊断的糖耐量异常的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3%左右。该型患者妊娠期结束后约有30%可恢复正常,其余70%可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可见2型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阐明其机理将有助于开发治疗糖尿病的个体化药物。
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以及各种口服降糖药以控制血糖为目的,属对症治疗,无法治愈。随着用药时间以及病程延长,最终会导致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eta-细胞功能下降、丧失,最终导致胰岛细胞数量减少,进一步使得糖尿病症状加剧,引起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危机患者生命。
为了修复受损的胰岛beta-细胞,延缓病程,延缓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产生。已有一些专利申请文件宣称具有保护胰岛,使其功能恢复。这些专利申请包括三例多肽或蛋白制剂(专利公开号分别为:CN 1723034A,CN 1615150A,CN 1729016A)以及三例中草药复方制剂(专利公开号分别为A61K 35/78,CN 106511840 A,CN 107456532 A)。这些专利申请文件中所提供的制剂或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不方便,如多肽或蛋白制剂,不能口服,如果应用于临床需要长期注射给药;2)疗效不明确;3)无论是多肽还是中药复方制剂均属于药品,长期服用必然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毒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药食两用食材、可保护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减缓其功能降低或破坏,并促进其再生的安全有效的促进胰岛再生的促进胰岛再生降糖复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促进胰岛再生的降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鹰嘴豆或鹰嘴豆提取物,α-硫辛酸,L-牛磺酸,肉桂或肉桂提取物,枸杞或枸杞提取物,苦瓜或苦瓜提取物,胡芦巴或胡芦巴乙醇提取物,匙羹藤或匙羹藤提取物,生姜或姜黄素,山楂或山楂提取物。
进一步,所述鹰嘴豆或鹰嘴豆提取物:α-硫辛酸:L-牛磺酸:肉桂或肉桂提取物:枸杞或枸杞提取物:苦瓜或苦瓜提取物:胡芦巴或胡芦巴乙醇提取物:匙羹藤或匙羹藤提取物:生姜或姜黄素:山楂或山楂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0-40):(1-5):(1-5):(5-10):(10-30):(5-10):(10-15):(10-15):(5-10):(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生众康(厦门)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生众康(厦门)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瑶药暖宫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外敷膏药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