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射频识别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8347.0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7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市飞利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李勤辉 |
地址: | 517001 广东省河源市高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射频 识别 | ||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载射频识别卡,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正面的中间部分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固定机构的正面活动套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装置的内部分别卡接有射频卡和ETC机。该车载射频识别卡,通过夹持装置和射频卡、ETC机、双向丝杆、电动马达的相互配合,启动车辆时,电动马达开始启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从而使两个夹持装置相背移动,这样射频卡和ETC机都移动到固定机构的两侧,便于进行识别操作,当车辆熄火的时候,启动电动马达带动双向丝杆反向转动,使得射频卡和ETC机收回到固定机构的正面,这样在车辆外边就无法进行识别操作了,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射频识别卡。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现有的射频卡能够应用于汽车上,用于车辆识别、收费管理等方面,但是现有的车辆上大多安装有ETC设备,再安装一个射频卡会比较麻烦,而且射频卡或者ETC都容易暴露一些车辆信息,或者发生ETC被盗刷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射频识别卡,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射频识别卡,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正面的中间部分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固定机构的正面活动套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装置的内部分别卡接有射频卡和ETC机,且两个夹持装置正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延伸至固定机构的内部并与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机构的两侧均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外部的中间部分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电动马达的输出轴,所述电动马达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安装板,所述显示屏安装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与夹持装置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两组矩形槽,且两组矩形槽的内部分别穿过有夹持装置和数据线。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框架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夹持板,所述框架内壁的顶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上夹持板,限位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上夹持板顶部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下夹持板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插头,且插头分别与射频卡和ETC机卡接,所述下夹持板的正面设置有连线头,且连线头与插头以数据线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夹持板的正面设置有把手。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车载射频识别卡,通过夹持装置和射频卡、ETC机、双向丝杆、电动马达的相互配合,启动车辆时,电动马达开始启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从而使两个夹持装置相背移动,这样射频卡和ETC机都移动到固定机构的两侧,便于进行识别操作,当车辆熄火的时候,启动电动马达带动双向丝杆反向转动,使得射频卡和ETC机收回到固定机构的正面,这样在车辆外边就无法进行识别操作了,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
2、该车载射频识别卡,通过显示屏和数据线、射频卡、ETC机的相互配合,利用下夹持板和数据线将射频卡、ETC机上的信息传递到显示屏中,从而通过显示屏的显示出来,便于车主及时的得到信息的反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市飞利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市飞利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