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质海岸湿地及其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8691.X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9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海;杨冠川;陈海英;田鹏;董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9/02;A01G22/00;E02B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海岸 湿地 及其 恢复 方法 | ||
一种淤泥质海岸湿地及其恢复方法,包括:海岸线、生态涵养区结构、生态坝和人工水系,生态坝与海岸线一侧连接,生态涵养区结构设于海岸线和生态坝中间,人工水系与生态涵养区结构内部连接,人工水系穿过生态坝与生态坝的外侧连通。其中,生态涵养区结构包括:生态涵养区、种植基底和双向水门。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利用人工干预和自然演替相结合,通过吹填淤泥并加固处理方式形成基底,在湿地植被生长前期通过生态坝的防潮挡浪作用和水门、人工水系实现涨落潮期间的水体交换,促进植被的快速生长,待植被成熟后破堤引入海水潮流,形成可自然生长发育的滩涂湿地,为湿地生物提供多样化生境,可较低成本快速实现淤泥质海岸湿地的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淤泥质海岸湿地及其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海岸带开发利用和围填海工程的增加,沿海滩涂湿地面积锐减,生态功能退化,需要对沿海滩涂湿地进行恢复。目前沿海湿地修复技术主要是采取人工促淤、挖塘堆土、地形塑造、种植植被等技术,这些技术缺乏系统性且适应性较差。比如专利公开号CN105638015在恢复区外缘构建生态坝,在恢复区内挖塘堆土形成植物生长区、种植湿地植物并进行涵养,植被成熟后打开埋设在生态坝中的涵管形成潮汐环境。该专利存在的问题是不适用于淤泥质海岸条件,且受坝体影响湿地难以自然向外生长发育。需要一种适合淤泥质海岸条件且可生长发育的沿海滩涂湿地的恢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淤泥质海岸湿地及其恢复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淤泥质海岸湿地,包括:海岸线、生态涵养区结构、生态坝和人工水系,所述生态坝与海岸线一侧连接,所述生态涵养区结构设于海岸线和生态坝中间,所述人工水系与生态涵养区结构内部连接,所述人工水系穿过生态坝与生态坝的外侧连通;
其中,所述生态涵养区结构包括:生态涵养区、种植基底和双向水门,所述种植基底设于生态涵养区内部,所述双向水门与生态坝连接。
进一步,所述生态坝的结构为环形环抱式结构、半圆形结构或丁坝与顺坝的组合式结构。
一种淤泥质海岸湿地及其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现状淤泥质海岸中选定适宜湿地恢复和湿地植被生长的区域作为生态涵养区结构;
步骤二:在生态涵养区结构外缘构建生态坝,所述生态坝采用可自然降解的土工织物充填袋形成,高程在多年一遇高水位以上,并埋设一定数量的双向水门;
步骤三:对生态涵养区结构进行吹填抬高构建植物种植条件,吹填土通过挖取生态涵养区外的淤泥质土获得;
步骤四:采用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对浅表层土进行加固,加固后地面高程在平均水位以上1~2m;
步骤五:软基加固后在生态涵养区内开挖人工水系,弃土用于区内微地形塑造;
步骤六:在生态涵养区结构内种植湿地植物,在种植期和幼苗期,通过埋设在生态坝中的双向水门和人工水系在涨落潮期间进行水体交换;
步骤七:待湿地植物成熟后,生态坝自然老化失效或人工破堤引入海水潮流,形成可自然生长发育的滩涂湿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利用人工干预和自然演替相结合,通过吹填淤泥并加固处理方式形成基底,在湿地植被生长前期通过生态坝的防潮挡浪作用和水门、人工水系实现涨落潮期间的水体交换,促进植被的快速生长,待植被成熟后破堤引入海水潮流,形成可自然生长发育的滩涂湿地,为湿地生物提供多样化生境,并且可较低成本快速实现淤泥质海岸湿地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恢复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