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9549.7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弓海霞;曾锐;王立权;李文君;徐敏;王路遥;游小峰;张恩华;王克林;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6 | 分类号: | F16L1/16;F16L1/20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潇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臂支架 小臂支架 连接杆 大臂 铰接 小臂 小臂装置 大臂装置 防滑装置 滑动组件 回收组件 驱动部件 便于拆卸 端部铰接 海底工程 海底管道 水下管道 维护保养 滑道 下端 机具 回收 维修 施工 | ||
1.一种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回收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回收组件铰接,所述回收组件包括机架、大臂装置、小臂装置和防滑装置,所述机架包括框架和两个滑道,两个所述滑道对称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两个内侧面上;所述大臂装置包括大臂驱动部件、大臂滑动组件、两个大臂连接杆和两个大臂支架,所述大臂驱动部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框架顶部内侧面上,所述大臂驱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大臂滑动组件,所述大臂滑动组件一侧滑动套设于一个所述滑道上,所述大臂滑动组件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各铰接有一个所述大臂连接杆,各所述大臂连接杆下端铰接有一个所述大臂支架,两个所述大臂支架对称设置,所述大臂支架一端铰接于所述框架底部内侧面上,所述大臂支架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小臂装置;所述小臂装置包括小臂驱动部件、小臂滑动组件、四个小臂连接杆和四个小臂支架,所述小臂驱动部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框架顶部内侧面上,所述小臂驱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小臂滑动组件,所述小臂滑动组件一侧滑动套设于另一个所述滑道上,所述小臂滑动组件另一侧铰接有四个所述小臂连接杆,各所述小臂连接杆的端部铰接有一个所述小臂支架,各所述大臂支架上铰接有两个所述小臂支架,各所述小臂支架远离所述大臂支架的一端铰接有一个所述防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顶部外侧面设置有第一机架连接座,所述框架底部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机架连接座,通过销轴穿过所述第一机架连接座和所述第二机架连接座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回收组件形成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顶部内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大臂驱动部件上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小臂驱动部件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大臂驱动部件下端铰接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铰接有所述大臂滑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滑动组件包括大臂连接块和大臂滑块,所述连接板下端铰接有所述大臂连接块,所述大臂连接块一侧固定有所述大臂滑块,所述大臂滑块滑动套设于一个所述滑道上,所述大臂连接块的上部和下部各铰接有一个所述大臂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部内侧面设置有第三连接座,所述大臂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铰接于所述大臂连接杆下端,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上安装有一个大臂齿轮,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均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座上,两个所述大臂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支架用于连接所述小臂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滑动组件包括小臂连接块和小臂滑块,所述小臂驱动部件下端铰接有所述小臂连接块,所述小臂连接块一侧固定有所述小臂滑块,所述小臂滑块滑动套设于另一个所述滑道上,所述小臂连接块的上部和下部各铰接有两个所述小臂连接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支架包括第四支架、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所述第五支架固定于所述第四支架内侧中部,所述第六支架固定于所述第四支架底端,各所述小臂连接杆远离所述小臂连接块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五支架铰接,各所述第六支架上安装有一个小臂齿轮,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六支架铰接安装于一个所述第三支架中,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小臂齿轮相啮合,所述防滑装置铰接于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回收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包括胶垫座和防滑胶垫,所述胶垫座的一侧中部铰接于所述小臂支架上,所述胶垫座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滑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95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标高控制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