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0048.0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0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金;肖勇;徐兵;周宗明;黄海平;吕新东;孙照磊;程洋;万丽娟;黄凯;杜新龙;袁浩;杨鸿;邓强;徐超;刘家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岩储层 多级 交替 排量 优化 方法 | ||
1.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计算待酸压储层的面容比其中S:储层岩石反应面积;V:参加反应的酸液体积;
(b)结合面容比计算储层能承受的最大施工排量;
(c)根据地面设备的承压能力,确定实际施工排量;
(d)根据酸压设计方案,确定每级前置液、酸液的用量;用每级前置液、酸液的用量分别除以实际施工排量,得到每级前置液、酸液的注入时间;
待酸压储层的面容比的计算方法为:
若储层流动通道为孔隙,则其中d为孔隙平均直径,L为孔隙平均长度;
若储层流动通道为水平裂缝,则其中Rf为水平裂缝平均半径,W为裂缝宽度;
若储层流动通道为双翼垂直裂缝,则其中W为裂缝宽度,H为裂缝高度,L为单翼裂缝缝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施工排量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Kav为储层平均渗透率,h为储层厚度,pF为地层破裂压力,ps为井筒压力,μ为酸液粘度,re为有效渗流半径,rw为井筒半径,a为经验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地面设备的承压能力大于或等于最大施工排量qmax,则实际施工排量q=qmax;
若地面设备的承压能力小于最大施工排量qmax,则实际施工排量等于地面设备的承压上限的0.9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液、酸液的用量逐级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液为3%~15%的盐酸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级前置液的总量满足V=V'+Vp,其中V'为单位厚度储层溶解井筒径向每米范围内的碳酸盐岩所需的盐酸溶液体积;Vp为单位厚度储层清除碳酸盐岩后的孔隙总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井筒径向每米范围内的碳酸盐岩体积,X为溶解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溶解力X等于岩石体积除以消耗的盐酸溶液体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排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0为单位厚度储层原始孔隙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0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层碳酸盐岩地层多注酸系统的酸压方法
- 下一篇:火驱产出气的回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