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炼废水去除重金属及氨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0058.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段良洪;王敏杰;曹家毓;郭远贵;谌新彪;尹健夫;曹文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丰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1/16;C02F101/2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宝硕 |
地址: | 423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废水 去除 重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炼废水去除重金属及氨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硫化氢制备;S2、聚合硫酸铁制备;S3、高温硫化;S4、深度除杂;所述步骤S1中硫化铁的用量为可产生硫化氢气体使有色金属冶炼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时理论量的1.0‑1.2倍,所述步骤S4中聚合硫酸铁溶液调节pH至6‑9,升温至85‑100℃反应30‑60min,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该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低含量氨氮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同时使有色金属冶炼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全部达标,该项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广,适合工业化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冶炼废水去除重金属及氨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溶解氧,危害水生生物,并且严重影响水质;
近几十年来,针对水中氨氮的处理技术发展很快,根据处理方式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两大类。其中包括氧化法、化学沉淀法、吹脱法、离子交换法、A2O工艺、AO工艺、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和氧化沟工艺等。氧化法以折点氯化法为例,原理是在含氨氮废水中加入氯剂,使氨氮被氧化成氮气并从废水中逸出,但同时也易生成较多副产物如氯胺、三卤甲烷等,这不仅会大大增加氧化剂的加入量,导致成本上升,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化学沉淀法投加药剂量大,磷盐、镁盐的价格较高;吹脱法去除氨氮受温度影响较大,需要增加吹脱设施,成本较高;离子交换法以沸石作交换剂为例,若废水中存在大量K、Na、Ca等离子会极大影响其吸附性能;生物法工艺设备较多,流程复杂。
以上问题严重阻碍了技术的普及应用,现急需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同时处理有色金属冶炼废水中的重金属及氨氮,且成本较低、易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冶炼废水去除重金属及氨氮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同时处理有色金属冶炼废水中的重金属及氨氮,且成本较低、易于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冶炼废水去除重金属及氨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硫化氢制备:在硫化氢发生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硫化铁,缓慢加入稀硫酸进入硫化氢发生器中,制取硫化氢气体;
S2、聚合硫酸铁制备:放出硫化氢发生器中废液,加入少量浓硫酸、亚硝酸钠并鼓入空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聚合硫酸铁溶液;
S3、高温硫化:取有色金属冶炼废水,缓慢匀速加入硫化氢气体,反应完成后进行液固分离,滤液进行下一步深度处理;
S4、深度除杂:将步骤S3得到的滤液加入步骤S2得到的聚合硫酸铁溶液,并加入石灰乳控制终点pH,反应完成后进行液固分离,重金属及氨氮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硫化铁的用量为可产生硫化氢气体使有色金属冶炼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时理论量的1.0-1.2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硫化氢气体通入时间为30min,之后升温至85-100℃继续反应30-60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硫化完成后调节溶液pH=10-1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聚合硫酸铁溶液调节pH至6-9,升温至85-100℃反应30-60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中均使用生石灰配浓度为10-20%的石灰乳调节pH值至碱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有色金属冶炼废水中氨氮浓度为100-22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丰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郴州丰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0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