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芋软腐病菌接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0273.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0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颜梅新;黄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C12R1/18 |
代理公司: | 45129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谭月萍;邓世江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腐病菌 球茎 悬浮液 致病性 切片 培养皿 接种 农业技术领域 测试周期 机理研究 技术支持 室温保湿 相关基因 重要意义 组织表面 接种量 棉花团 突变体 移液器 保湿 菌株 皿盖 吸水 筛选 测试 | ||
1.一种芋软腐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移液器吸取芋软腐病菌悬浮液,滴至放置于培养皿的芋球茎切片组织表面,室温保湿,盖上皿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芋软腐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芋软腐病菌悬浮液包括芋软腐病菌野生型菌株悬浮液和芋软腐病菌突变体菌株悬浮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芋软腐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芋软腐病菌野生型菌株悬浮液和芋软腐病菌突变体菌株悬浮液的浓度均为1×107个/mL,接种量为10uL,可接种5-10个菌株每片芋切片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芋软腐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芋软腐病菌野生型菌株悬浮液和芋软腐病菌突变体菌株悬浮液的制备过程为:
将病标样腐烂组织经无菌水悬浮后涂板于LB培养基中,于28℃培养2d;分离得到菌体,经无菌水悬浮后,稀释后涂板于LB培养基中,于28℃培养2d得到单菌落;将芋软腐病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于28℃摇床,200rpm,培养1d,获得芋软腐病菌野生型菌株悬浮液;将经Tn5转化获得的芋软腐病菌突变体菌株分别在LB液体培养基中,于28℃摇床,200rpm,培养1d,得到芋软腐病菌突变体菌株悬浮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芋软腐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使用直径15cm培养皿,采用吸水的棉花团置于直径15cm培养皿中芋组织周围保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芋软腐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芋球茎切片组织为长5-10cm、宽5-10cm、厚度1-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芋软腐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器为实验室用移液器,量程为100u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芋软腐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标签对芋球茎切片组织进行标记,接种24h后检查发病,每个24h调查1次,并统计48h内芋软腐病发病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2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