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节流气井流压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0407.2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宁;余浩杰;于占海;肖峰;罗勤利;尹涛;刘鹏程;孙岩岩;张波;李鹏;岳君;郑腊年;霍明会;王文胜;马志欣;赵忠军;段志强;李义军;李浮萍;朱亚军;冯敏;张伟;许珍萍;张海波;田敏;王树慧;白玉奇;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9/00;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节流 气井 确定 方法 | ||
1.一种井下节流气井流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气藏中深、气井产量、实测井口油压、实测井口套压、井口温度、节流器下深、节流嘴内径、油管内径、套管内径、天然气相对密度及流体参数;
步骤2)利用步骤1)的相关参数,在油套环空内利用实测井口套压通过“压力折算模型”折算得到井底流压初始值,接着利用井底流压初始值从井底到井口反方向折算井筒各段压降,最后得到计算井口油压;
步骤3)对比计算井口油压和实测井口油压的误差值,当误差值小于等于设定误差值时,则步骤2)中“压力折算模型”计算的井底流压初始值为最优值,当误差值大于设定误差值时,需要对步骤2)中“压力折算模型”的计算参数做敏感性分析,调整参数后回归到步骤2)重新计算直至误差值小于等于设定误差值;
步骤4)通过步骤2)和步骤3)的多次循环计算,通过“压力折算模型”得到的气井流压逐步逼近真实的气井流压值,得到满足误差要求的气井流压数据,为井下节流气井产能评价、稳产能力分析及生产动态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所述步骤2)中“压力折算模型”为:
其中
通过实测井口套压折算井底流压初始值时:
—初始井底流压,单位:MPa;
—实测井口套压,单位:MPa;
D—环空等效内径,单位:m;
H—气藏中深,单位:m;
通过井底流压初始值折算节流前压力时:
—初始井底流压,单位:MPa;
—节流前压力,单位:MPa;
D—油管内径,单位:m;
H—节流器到气藏中深的距离,单位:m;
通过节流后压力折算井口油压时:
—节流后压力,单位:MPa;
—计算井口油压,单位:MPa;
D—油管内径,单位:m;
H—节流器到气藏中深的距离,单位:m;
另外:
—为摩阻系数,无量纲;
—为天然气相对密度,无量纲;
qsc—为标准状况下气井产量,单位:m3/d;
—为井筒或井段平均温度,单位:K;
—为井筒或井段天然气平均偏差系数,无量纲;
e—为自然对数的底,为常数;
所述步骤3)中对比分析计算井口油压和实测井口油压的误差值,当计算井口油压和实测井口油压的误差值小于等于0.1MPa时,则步骤2)中“压力折算模型”计算的井底流压初始值的为最优值;当计算井口油压和实测井口油压的误差大于0.1MPa时,则需要对步骤2)所述“压力折算模型”的计算参数做敏感性分析,调整计算的参数,提高各参数和气井实际的符合程度,然后回归到步骤1)重新计算,直至计算井口油压和实测井口油压误差值小于等于0.1M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节流气井流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气藏中深由试气地质总结中获取,气井产量和天然气相对密度由生产监测资料中获取,实测井口油压、实测井口套压、井口温度由井口远传设备中获取,节流器下深、节流嘴内径由节流器台账中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节流气井流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井底流压初始值从井底到井口反方向折算井筒各段压降的过程为:在油管内利用井底流压初始值通过“压力折算模型”折算节流前压力,利用节流前压力通过“天然气节流动态公式”计算得到节流后压力,接着利用节流后压力通过“压力折算模型”折算得到计算井口油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4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