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组合散热式CPU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0482.9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6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组合 散热 cpu 散热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组合散热式CPU散热器,包括:吸热模组,所述吸热模组包括:吸热板、以及半导体制冷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相贴合的散热鳍片组,散热鳍片组上装配有负压散热风机;水冷循环组件,水冷循环组件包括:水冷箱、循环泵、以及循环管。工作时,通过吸热板吸收CPU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将吸热板上吸收的热量快速从冷端吸收传递到热端,使得CPU上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出,提高散热效率,随后热量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传递到散热鳍片组,并通过负压散热风机将散热鳍片组上的热量携带出,同时通过循环管吸收散热鳍片组上热量,并由循环泵带动水冷箱和循环管内的冷却液循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组合散热式CPU散热器。
背景技术
CPU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轻则导致死机,重则可能将CPU烧毁。CPU散热器是用来对CPU进行散热的装置,其对CPU的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的CPU散热器通常采用热管、风冷或者散热板的形式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为单一,散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组合散热式CPU散热器,具有提高散热效果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组合散热式CPU散热器,包括:
吸热模组,所述吸热模组包括:用于与CPU相装配的吸热板、以及冷端与所述吸热板相贴合的半导体制冷片;
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相贴合的散热鳍片组,所述散热鳍片组上装配有负压散热风机;
水冷循环组件,所述水冷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鳍片组一侧的水冷箱、设置于所述水冷箱内的循环泵、以及环绕所述散热鳍片组设置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冷箱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管相连通。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吸热板吸收CPU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将吸热板上吸收的热量快速从冷端吸收传递到热端,使得CPU上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出,提高散热效率,随后热量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传递到散热鳍片组,并通过负压散热风机将散热鳍片组上的热量携带出,同时通过循环管吸收散热鳍片组上热量,并由循环泵带动水冷箱和循环管内的冷却液循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热板背离与CPU装配的一侧固设有导热板,相邻所述导热板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延伸至与所述散热鳍片组相贴合。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热管可以进一步将吸热板吸收的热量直接传递到散热鳍片组,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热板上靠近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弹性连接片。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连接片方便将吸热板与CPU相装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用于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贴合的散热底板、以及若干固定在所述散热底板上的散热片,相邻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有散热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管呈往复回形设置,所述循环管嵌设在所述散热槽内且与所述散热片相贴合。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循环管的安装,且吸热散热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散热鳍片组位于与所述水冷箱相对的一侧设有回水箱,所述回水箱与所述水冷箱通过回水管相连接。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回水箱增加了冷却液的容量,同时可以更加方便冷却液进行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4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