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射线理论相位修正的合成孔径波束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0860.3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4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他得安;许凯亮;江晨;李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5/89 | 分类号: | G01S15/89;G01S7/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线理论 相位 修正 合成 孔径 波束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射线理论相位修正的合成孔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采用发射阵元总数为L的线性阵列,单个所述发射阵元以预定的采样频率向声屏障内部发射超声波信号,并通过全部L个接收阵元获取与所述发射阵元相对应的采集信号,L个所述发射阵元依次循环发射,然后进入步骤S2;
步骤S2,获取声屏障的结构与声速,然后进入步骤S3;
步骤S3,成像区域空间离散化为二维方形网格集群M×N,并将网格的端点作为成像的离散点,在成像区域内确定所述声屏障及其他介质所在区域Ω,根据所述声屏障以及其他复杂介质在空间结构及声速c(m,n)|m<M,n<N,计算对应的空间慢度分布S(m,n)|m<M,n<N=1/c(m,n)|m<M,n<N,然后进入步骤S4;
步骤S4,将每个所述发射阵元与所述接收阵元均设定为点源,确定每个阵元在所述二维方形网格集群中的位置,分别以这些点源为起点,对程函方程进行离散化求解,计算其他网格端点处的超声初至时间t(m,n)|m<M,n<N,而后得到超声初至时间矩阵,然后进入步骤S5;
步骤S5,将步骤S4得到的所述超声初至时间矩阵替代常规波数形成所需的时间矩阵,进行图像重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线理论相位修正的合成孔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接收阵元的数量为L个,
在接收所述采集信号时,每个所述接收阵元均为有效阵元,从而形成L次发射接收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线理论相位修正的合成孔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声屏障的结构从X射线CT图像或者核磁共振MRI图像中获取,
所述声屏障的声速通过超声测量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线理论相位修正的合成孔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声屏障的结构和声速均通过地震层析反演技术估计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线理论相位修正的合成孔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2中,在获取声速数据的前提下,通过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声屏障的结构:
步骤S2-1,利用成像的方法获取所述声屏障的上表面的形状及空间位置,假定所述上表面以下是所述声屏障的速度,进入步骤S2-2;
步骤S2-2,在S2-1的基础上,重复步骤S3至S5,可以获得所述声屏障的下表层的形状及空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线理论相位修正的合成孔径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3中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该网格的边长为h,S表示速度慢度空间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未经复旦大学;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8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订用具
- 下一篇:口服给药的固体剂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