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1326.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晚成;谢睿;杨叶奎;魏星;张吉明;邓文瑞;吴恩宇;钱安顺;李晓;勾清亮;瞿灿;罗欢;瞿洪江;陈明举;蒋递荣;娄坤;何孟;赵庆军;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邹广春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接 接地 隔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隔离刀闸包括底座(100)、两个绝缘子(120)、第二接线机构、第三接线机构和隔离刀闸(150),两个绝缘子(120)对应安装在底座(100)的两端,第二接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绝缘子(120)顶端的第二接线柱(141),第三接线机构包括呈U型的第二勾座(174)以及设置在另一个绝缘子(120)顶端的第三接线柱(171),第二勾座(17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安装在第三接线柱(171)上,隔离刀闸(150)分别与第二接线柱(141)以及第一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该隔离刀闸有利于使隔离刀闸与静触点更加可靠地接触,有利于提高隔离刀闸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离刀闸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
背景技术
隔离刀闸(disconnector),即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例如短路)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
目前的配电架空线路中按照需要均会在供电线路上安装多个分段开关,并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为了缩短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需要越来越多的分段开关来隔离故障点,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而供电线路只要安装分段开关,则需要相应地安装隔离刀闸,以用于检修和形成明显断开点的需要。
现有技术中,隔离刀闸存在隔离刀闸接触不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包括底座、两个绝缘子、第二接线机构、第三接线机构和隔离刀闸,所述两个绝缘子对应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二接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子顶端的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三接线机构包括呈U型的第二勾座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绝缘子顶端的第三接线柱,所述第二勾座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三接线柱上,所述隔离刀闸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柱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二勾座呈U型的板状结构,且第二勾座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三接线柱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分别与隔离刀闸连接,呈板状结构的第二勾座与第三接线柱连接有利于增大接触二者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隔离刀闸与第三接线机构之间具有良好的接触效果,有利于提高隔离刀闸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刀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刀闸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底座;110-接地支座;111-第一接线柱;112-第一接触压帽;113-第一紧固件;114-第一勾座;1141-第一豁口;115-第一固定板;120-绝缘子;130-旋转限位盘;141-第二接线柱;142-第二接触压帽;143-第二紧固件;144-第二固定板;150-隔离刀闸;151-连接板;160-预紧机构;161-螺栓;162-螺母;163-弹簧;171-第三接线柱;172-第三接触压帽;173-第三紧固件;174-第二勾座;1741-第二豁口;18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1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