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硅酸钠微胶囊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1372.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3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曹瑞东;郑思佳;王丽;马兴赟;刘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07B1/04;C04B24/2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硅酸钠 微胶囊 制备 装置 | ||
一种环氧树脂硅酸钠微胶囊的制备装置,属于机械领域,主要用于混凝土的自修复微胶囊的制作,它包括金属容器、切割装置、推动装置、传送装置、收纳装置,吸附装置。切割装置与推动装置相连,传送装置位于切割装置下方、左侧及上方,收纳装置至于切割装置下方,吸附装置位于第一传送带下方。本发明制作工序简捷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主要用于混凝土的自修复微胶囊的制作, j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硅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及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的自修复微胶囊技术在建筑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项技术可以使混凝土自行修复其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建筑的使用寿命,增强其耐久性。目前有一种效果良好的硅酸钠微胶囊,可以有效修复混凝土中的裂缝。2018年江沈阳老师在《混凝土》期刊02期发表的文章《掺入硅酸钠修复剂的自修复混凝土修复后寿命预测以及最优修复剂掺量的研究》中就研究了这种微胶囊。但其制作方法复杂且耗费时间,不适合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微胶囊的批量生产,提高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自修复胶囊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环氧树脂硅酸钠微胶囊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金属容器、切割装置、推动装置、传送装置、收纳装置,吸附装置。切割装置与推动装置相连,传送装置位于切割装置下方、左侧及上方,收纳装置至于切割装置下方,吸附装置位于第一传送带下方。
所述切割装置由矩形金属切割板,挡板组成,矩形金属切割板两边分别焊接挡板。两块矩形金属切割板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挡板为全等等腰梯形。
所述矩形金属切割板由一块长400mm宽400mm的正方形形金属板和若干切割刀片组成,切割刀片交错排列并固定在该矩形金属板的一侧面;挡板上底边10mm,下底边104mm。
切割刀片长20mm,最上层刀片宽20mm,最下层宽4mm,以切割刀片未固定在金属板上的最上层宽的边缘和最下层宽的边缘连线为界,其他高度的切割刀片的宽度边缘均在这条线上。长的平面与矩形金属板表面夹角为60度,方向倾斜向下。相邻切割刀片之间以90度夹角交错排列。
所述推动装置由斜面圆柱、第一凸轮、第一电动机、圆柱、弹簧、金属挡板组成;
斜面圆柱的斜面固定在矩形金属切割板的背面,第一滚轮通过螺栓和螺母与限位片固定,两块限位片平行且固定在斜面圆柱的底部,第一滚轮安装在螺栓上并位于两块限位片之间,螺栓穿过两块限位片并通过螺母将螺栓与两块限位片连接固定。
第一滚轮在第一凸轮的侧面上滑动,第一凸轮与第一电动机相连。第一凸轮转动时,斜面圆柱带动与其相连的右侧金属板上下振动,第一电动机通过支架固定。
所述导轨由支承导轨、平板、轮子、护边组成,支承导轨通过第二螺丝孔及螺丝竖直固定在斜面圆柱的平底面上,平板通过第一螺丝孔用螺丝固定在圆柱的左侧面上的第三螺丝孔处。
第一弹簧上的第一圆环套在圆柱上的第一弹簧柱上,第二圆环套在矩形金属板的第一半圆环上,第二弹簧上的第三圆环套在圆柱上的第二弹簧柱上,第四圆环套在矩形金属板的第二半圆环上,使第一圆柱向左运动后,可以被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拉回到原位。
第二凸轮凸起高度3mm,顺时针转动,位于圆柱和矩形挡板之间,第二滚轮位于圆柱右侧面,第三滚轮位于矩形挡板上,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均在第二凸轮的滚动面上滚动,第二电动机与第二凸轮相连,通过支架安装在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1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