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度高的气体控制阀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1602.7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沃唯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50 | 分类号: | F16K31/50;F16K31/12;F16K31/02;F16K31/60;F16K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气体 控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度高的气体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的内部固定设有阀腔,阀腔的中部固定设有顶杆,顶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垫片,垫片的底端固定设有楔形块,顶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螺纹固定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套,阀体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气缸套,气缸套的内部固定设有微型气缸,微型气缸的伸缩杆延伸至阀腔的内部并固定连接由盲板,本发明中,通过设有的调节螺杆和手轮,便于手动调节气体控制阀的开合程度,降低操作难度,使用方便,通过设有的微型气缸和盲板,采用电动的方式进行控制,有效提高阀体的控制精度,通过设有的高强度阀套,提高了阀体的使用安全性,提高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控制阀,特别涉及一种强度高的气体控制阀,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控制阀由两个主要的组合件构成:阀体组合件和执行机构组合件(或执行机构系统),分为四大系列:单座系列控制阀、双座系列控制阀、套筒系列控制阀和自力式系列控制阀。四种类型阀门的变种可导致许许多多不同的可应用的结构,每种结构有其特殊的应用、特点、优点和缺点。虽然某些控制阀较其他阀门有较广的应用工况,但控制阀并不能适用所有的工况,以共同构建增强性能、降低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
气体控制阀属于控制阀的一种,针对于此,中国专利号CN202937830U提出了一种气体控制阀,采用伸缩式控制气体流量,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节,中国专利号CN206973017U提出了气体线性控制阀,通过调整螺钉就能使调节块上下 移动,并增加或缩小空腔气体流通的容积,以上专利中,仅仅通过手动调节气体控制阀,不仅提高了操作复杂程度,且手劲较小的人不易操作,然而现有的气体控制阀还无法保证其强度,安全性较低,因此提供一种强度高的气体控制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的气体控制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度高的气体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内部固定设有阀腔,所述阀腔的中部固定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底端固定设有楔形块,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螺纹固定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套,所述固定螺套与阀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气缸套,所述气缸套的内部固定设有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伸缩杆延伸至阀腔的内部并固定连接由盲板,所述盲板的一侧与楔形块的头部贯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一端固定设有进气接口,所述阀体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出气接口,且所述出气接口和进气接口均与阀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出气接口和楔形块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设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阀体顶端的一侧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边沿处活动安装有电池盖,所述电池槽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微型气缸通过外接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体套设连接的外表面包裹有高强度阀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设有的调节螺杆和手轮,便于手动调节气体控制阀的开合程度,降低操作难度,使用方便,通过设有的微型气缸和盲板,采用电动的方式进行控制,有效提高阀体的控制精度,通过设有的高强度阀套,提高了阀体的使用安全性,提高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清理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强度阀套;2、气缸套;3、手轮;4、进气接口;5、出气接口;6、电池盖;7、阀腔;8、顶杆;9、垫片;10、楔形块;11、盲板;12、微型气缸;13、电池槽;14、固定螺套;15、调节螺杆;16、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沃唯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沃唯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1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