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2366.0 | 申请日: | 201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7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植茂;张华农;高鹏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8 | 分类号: | H01M8/028;H01M8/0276;H01M8/027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3 | 代理人: | 周婵;王松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同富工业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单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及其制备方法,该燃料电池单体包括阳极板、阴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膜电极;所述阳极板的边缘贴覆有第一绝缘密封双面胶,所述阳极板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双面胶粘接于所述膜电极;所述阴极板的边缘贴覆有第二绝缘密封双面胶,所述阴极板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双面胶粘接于所述膜电极;所述边缘为距离边界2mm~8mm的平面区域;所述燃料电池单体中,所述阳极板、所述阴极板以及所述膜电极的电阻之和为0.1~200毫欧。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燃料电池单体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短路风险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燃料电池的绝缘性能,简化了密封工艺,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燃料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燃料电池单体的常规结构一般包括阳极板、阴极板、膜电极以及密封胶,其中膜电极的厚度只有几十微米,很容易导致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短路。为解决此问题,中国专利201510661244.9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其在阳极板与阴极板的四周边缘设置绝缘套来降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短路风险,但是,胶线密封需要特定的模具和胶槽,存在操作困难、工艺繁琐等缺点,而且,这样也增加了成本和装配难度。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燃料电池单体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短路风险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燃料电池的绝缘性能,简化了密封工艺,降低了成本。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包括阳极板、阴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膜电极;所述阳极板的边缘贴覆有第一绝缘密封双面胶,所述阳极板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双面胶粘接于所述膜电极;所述阴极板的边缘贴覆有第二绝缘密封双面胶,所述阴极板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双面胶粘接于所述膜电极;所述边缘为距离边界2mm~8mm的平面区域;所述燃料电池单体中,所述阳极板、所述阴极板以及所述膜电极的电阻之和为0.1~200毫欧。
可选地,所述阳极板包括第一极板本体,所述第一极板本体的中间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极板本体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氢气进气孔道和第一进水孔道,所述第一氢气进气孔道和第一进水孔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空气进气孔道;所述第一极板本体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出水孔道和第一氢气出气孔道,所述第一出水孔道和第一氢气出气孔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空气出气孔道;所述第一氢气进气孔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空气进气孔道与所述第一空气出气孔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进水孔道与所述第一氢气出气孔道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氢气流道、第一水流道和第一空气流道,所述第一氢气进气孔道通过第一氢气流道与所述第一氢气出气孔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孔道通过第一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连通,所述第一空气进气孔道通过第一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一空气出气孔道连通。
所述第一氢气流道的宽度为0.3~0.6mm。
所述第一水流道的宽度为0.4~0.7mm。
所述第一空气流道的宽度为0.5~0.8mm。
可选地,所述阴极板包括第二极板本体,所述第二极板本体的中间处设置有多个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极板本体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氢气进气孔道和第二进水孔道,所述第二氢气进气孔道和第二进水孔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空气进气孔道;所述第二极板本体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二出水孔道和第二氢气出气孔道,所述第二出水孔道和第二氢气出气孔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空气出气孔道;所述第二氢气进气孔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孔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空气进气孔道与所述第二空气出气孔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进水孔道与所述第二氢气出气孔道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二氢气流道、第二水流道和第二空气流道,所述第二氢气进气孔道通过第二氢气流道与所述第二氢气出气孔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孔道通过第二水流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孔道连通,所述第二空气进气孔道通过第二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二空气出气孔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2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和燃料电池
- 下一篇: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