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替换中束芯的口红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4180.9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洽兴包装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40/00 | 分类号: | A45D40/00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小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替换 中束芯 口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替换中束芯的口红,包括底和中束芯,中束芯包括有从内往外依次同轴穿套的桶子、叉子、螺旋和铝中束,桶子的外侧壁上一体凸设有桶子卡点,叉子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镂空导槽,螺旋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并呈螺旋上升的螺旋导向槽,且桶子卡点能够穿设过镂空导槽后、并嵌滑于螺旋导向槽中,螺旋还能够相对叉子轴向止动、且周向转动,铝中束还能够相对螺旋位置固定;叉子的底部能够可拆卸地卡接于底上,且同时叉子还能够相对底周向止动。该可替换中束芯的口红结构简单、新颖,操作简便,消费者可轻松实现中束芯与底的分离和结合,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并使得产品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红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可替换中束芯的口红。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口红结构包括底和中束芯,所述中束芯还具有从内往外依次同轴穿套的桶子(用来盛装口红肉)、叉子、螺旋和铝中束。使用时,通过旋转铝中束和螺旋(两者为固定连接),使得桶子沿着叉子上的镂空导槽及螺旋内侧壁上的螺旋导向槽向上运动,直至将口红肉推出铝中束的上端口。
但是,在传统的口红结构中,底和叉子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即底和中束芯是不可拆分的,那么当口红肉用完后,整个口红管也就成为了“废品”、要丢弃,相应的,消费者也需要购买一个完整的口红。因此,这样既增加了环保压力,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花费。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替换中束芯的口红,一方面,其结构简单、新颖,操作简便,消费者可轻松实现所述中束芯与所述底的分离和结合,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其还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并使得产品更加环保。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替换中束芯的口红,包括底和中束芯,所述中束芯包括有从内往外依次同轴穿套的桶子、叉子、螺旋和铝中束,其中,所述桶子的外侧壁上一体凸设有桶子卡点,所述叉子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镂空导槽,所述螺旋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并呈螺旋上升的螺旋导向槽,且所述桶子卡点能够穿设过所述镂空导槽后、并嵌滑于所述螺旋导向槽中,另外,所述螺旋还能够相对所述叉子轴向止动、且周向转动,所述铝中束还能够相对所述螺旋位置固定;所述叉子的底部能够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底上,且同时所述叉子还能够相对所述底周向止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具有一为中空圆柱体状并上轴端敞口的底外壳、一体成型于所述底外壳下轴端的内表面上并还沿所述底外壳轴向延伸的底内柱、以及形成于所述底外壳与所述底内柱之间的收容腔,且所述底外壳的内侧壁上还形成有一圈倒钩筋,所述底内柱外侧壁的上部处还形成有一圈止转齿A;
所述叉子具有一叉子主体,所述叉子主体为上下两轴端均呈敞口状的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叉子主体的底部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并均开口于其下轴端的分隔槽,多个所述分隔槽呈环列布置,以将所述叉子主体的底部分隔成多个弹块;多个所述弹块由依次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弹块和多个第二弹块组成,且在每一所述第一弹块的外侧壁上各一体成型有一弹性卡钩,在每一所述第二弹块的外侧壁上各一体成型有一凸肋;另外,在所述叉子主体内侧壁上并靠近于多个所述分隔槽的位置处还径向朝内延伸形成有一圈凸环,且在所述凸环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一圈止转齿B;
当所述叉子主体的底部插置于所述收容腔中时,多个所述弹性卡钩能够分别与所述倒钩筋相卡接,所述止转齿B能够与所述止转齿A止转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内柱亦为上轴端敞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底内柱还与所述底外壳呈同轴线布置;
另外,在所述底外壳下部的内侧壁上一体凸设有多个呈环列分布的支撑筋A,还在所述底内柱下部的外侧壁上一体凸设有多个呈环列分布的支撑筋B,且多个所述支撑筋A与多个所述支撑筋B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洽兴包装工业(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洽兴包装工业(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4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