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4718.6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馨饶;杨博霖;王自林;金莹;李扬;于超;白港生;刘宏宇;刘天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油管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5 | 分类号: | B08B9/055;B08B9/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洗设备,属于管道清管领域。该清洗设备包括:密封组件(10)、连接过渡组件(20)和至少一个切割组件(30)。每个切割组件(30)包括:基座(301)、支撑臂(302)、切割刀(303)和复位件(304)。在通过该清洗设备对管道进行清洗时,若管道的内壁上的污垢的厚度较大且污垢的硬度较高,切割组件(30)中的切割刀(303)会受到复位件(304)的作用而紧密的贴合在管道的内壁上的污垢上,在清洗设备移动的过程中,该切割刀(303)能够将污垢从管道的内壁上切割下来,从而能够彻底的清洗了管道内的污垢,有效的提高了对管道的清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管道清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油气管道在长期运行后,管道内运输流体中的杂质会沉积到管道的内壁上,导致管道的内壁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污垢,从而减小了管道的过流面积,造成管道的实际输送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定期对管道内的污垢进行清洗,以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
目前主要是通过清洗设备对管道的内壁上的污垢进行清洗。该清洗设备包括:外筒,以及套装在外筒两端的皮碗。在需要对管道进行清洗时,操作人员将清洗设备放置在管道内;之后,在管道内流体的推动下,清洗设备在管道内沿该管道的延伸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皮碗的外边缘与管道的内壁过盈配合,因此皮碗可以刮落管道的内壁上的污垢,从而实现了对管道的清洗。
然而,当管道的内壁上的污垢的厚度较大且污垢的硬度较高时,传统的清洗设备难以将污垢从管道内壁上刮落,从而无法彻底的清洗管道内的污垢,导致对管道的清洗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洗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对管道的清洗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清洗设备,包括: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外筒,以及与所述外筒的侧壁连接的至少一个密封件;
连接过渡组件,所述连接过渡组件与所述外筒的侧壁连接且靠近所述外筒的第一端;
至少一个切割组件,每个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基座、支撑臂、切割刀和复位件,所述基座与所述连接过渡组件连接,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切割刀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复位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复位件还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复位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复位件的方向移动时,对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施加与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力。
可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拉杆与弹性元件,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基座且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拉杆的第二端抵接。
可选的,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和所述切割刀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切割刀被配置为绕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线转动。
可选的,在所述切割组件中,所述支撑臂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切割刀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切割刀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
可选的,所述切割刀包括:切割刀本体,以及与所述切割刀本体活动连接的轴承,所述轴承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
可选的,所述支撑臂包括:一端与所述切割刀活动连接的第一子支撑臂,以及一端与所述复位件连接的第二子支撑臂,所述第一子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支撑臂的另一端均和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子支撑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子支撑臂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子支撑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复位件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子基座、第二子基座和第三子基座,所述第一子基座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子基座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子基座的宽度,所述第一子基座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子基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子基座的宽度方向均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油管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油管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4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