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5627.4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佳;王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B09C1/00;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修复剂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分层 粒径 重金属污染土壤 重金属污染修复 环保技术领域 土壤原位修复 磁铁粉末 污染土壤 吸附能力 修复效率 原位修复 磁吸力 土壤 分节 级配 吸附 匹配 回收 停留 节约 污染 | ||
1.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多粒径的磁铁粉末15-20份、表面活性剂0.1-1份、活性污泥15-20份、改性凹凸棒土10-15份、腐殖酸10-15份、壳聚糖2-5份、氨基酸3-5份、天然磷矿粉5-10份、聚丙烯酰胺4-8份、去离子水20-30份和微生物菌剂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粉末的粒径过渡范围为20-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通过水稻秸秆、枯枝落叶、稻田杂草和腐熟猪粪均匀混合进行堆肥,在PH值5-6、温度30-35℃的环境下好氧发酵10-15天,即得活性污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凹凸棒土通过将凹凸棒土研磨成过1000目筛的粉末,接着与磁流体混合后加热至250-300℃进行干燥,保温10-12h后自然冷却,即得改性凹凸棒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比例相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木霉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醋酸钙不动杆菌菌剂和乳酸乳球菌菌剂,且有效活菌数均不低于110CFU/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修复剂制备:取腐殖酸、壳聚糖、氨基酸、天然磷矿粉、聚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超声分散配置成悬浊液并加热至60-80℃,机械搅拌1.5h,降温后加入活性污泥,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改性凹凸棒土混合均匀,最后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并搅拌均匀;
S2、级配处理:取多粒径的磁铁粉末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分散30min,结束后通过磁铁吸附回收,用去离子水洗涤三遍以上与步骤S1所得的产物进行混合并高温干燥,保持温度并进行高频机械振动至分裂破碎成级配性粉末,结束后泼洒少量去离子水湿润粉末,通过氮气加压迫使粉末依次通过200目筛、300目筛、400目筛至1000目筛,即得修复剂;
S3、预埋修复:每10m2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内预埋有一根分节修复竹,将步骤S2得到的修复剂以1:10的比例与蒸馏水混合后通过分节修复竹向土壤内施加修复剂;
S4、回收种植:修复完成后,通过分节修复竹回收土壤内施加的修复剂,并拔出分节修复竹进行回收,回收完成后在留下的孔洞内直接种植重金属富集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节修复竹包括修复段(1),所述修复段(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定深段(2)和破土段(4),且修复段(1)、定深段(2)和破土段(4)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定深段(2)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料斗(3),所述修复段(1)包括多个分层竹节(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竹节(11)上端固定连接有分层筛网(6),所述分层筛网(6)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管(7),所述防水管(7)内端安装有电磁铁(8),所述分层竹节(11)两节不锈钢管和释放管(12),且释放管(12)固定连接于两节不锈钢管之间并保持同心,所述释放管(12)采用半透膜围成,所述释放管(12)外端固定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磁性弹力丝(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每根分节修复竹施加的修复剂用量为0.3-0.5kg。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级配性重金属土壤原位修复剂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富集植物包括苋科植物、半卡马菊、印度芥菜、蜈蚣草和东南景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56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