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点协同的预制装配式构件拼缝宽度测量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5747.4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仁;廖翌棋;黄美群;李天升;彭智勇;林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穗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点 协同 预制 装配式 构件 宽度 测量 校准 方法 | ||
一种基于多点协同的预制装配式构件拼缝宽度测量校准方法,将拼装件拼装至目标件的对应位置,所述目标件上横向对应设置多个张拉孔,各张拉孔分别设有张拉螺杆,所述张拉螺杆贯穿拼装件后连接有液压千斤顶,包含设置测量组件,确定测量参数,通过各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并得到两侧测量值,根据两侧测量值确定两侧接缝宽度及中间位置接缝宽度,通过两侧接缝宽度及中间位置接缝宽度设置液压千斤顶的推进速度;由此,本发明对预制装配式构件拼缝宽度的激光测量值做垂直校正,以判断出两者之间的真实距离,规避因错误测量值造成控制误差带来的拼装不到位,构件损坏和出现质量缺陷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点协同的预制装配式构件拼缝宽度测量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结构施工普遍采用人工现场浇注的施工工艺,具有施工工期长、空间跨度小、梁柱结构多、结构质量无法保障等缺陷,且在寒冷地区,采用现浇施工工艺,冬季无法施工,大大影响工程施工效率与效益。地下预制装配技术因其采用在工厂预制好的构件进行现场拼装施工工艺,不受寒冷气候影响,且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质量好、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地下结构预制装配式构件的体量和重量均较大,对拼装作业的要求高,人工作业和分散张拉方式常导致构件拼装控制困难,拼缝宽度难以全面掌控,尤其在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吊机初始摆放位置和拼装过程中预制装配式构件不同位置摩阻力不一样,拼装件和目标件之间姿态不平行,两者之间存在夹角。虽然采用多点激光测量有利于全面掌控拼缝宽度,但在实际测量中,激光光线并不是垂直测量值,同样不能真实反映构件拼缝宽度。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问题,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基于多点协同的预制装配式构件拼缝宽度测量校准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点协同的预制装配式构件拼缝宽度测量校准方法,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确定实际拼缝宽度,并实现相对补偿,且能进行实时控制和调整,有效提高预制装配式构件拼装控制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点协同的预制装配式构件拼缝宽度测量校准方法,将拼装件拼装至目标件的对应位置,所述目标件上横向对应设置多个张拉孔,各张拉孔分别设有张拉螺杆,所述张拉螺杆贯穿拼装件后连接有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测量组件,至少在目标件的上表面对应最外侧的两张拉孔分别设置两激光反射板,即第一激光反射板和第二激光反射板,在拼装件的上表面对应最外侧的两液压千斤顶分别设置激光测距仪,即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
步骤二:确定测量参数,各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头到拼装件的拼缝边缘的横向偏差为l,对应第一激光测距仪的第一激光反射板和对应第二激光测距仪的第二激光反射板沿平行于目标件的拼缝边缘方向排列,距离目标件的拼缝边缘的纵向偏差同样为l,各激光测距仪之间的距离为P;
步骤三:通过各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并得到两侧测量值,通过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头发出激光光线,并分别测得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一激光反射板的距离为S1,第二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反射板的距离为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穗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穗联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5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胚模内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浆沉降分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