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档案数据保全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5982.1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5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余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大苏航档案数据保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4;G06F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新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档案 数据 保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档案数据保全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档案数据接收模块、档案数据保管模块、档案数据利用模块和档案数据退出模块。档案数据接收模块对待入库保全档案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数据验证和数据接收全流程记录;档案数据保管模块对入库保全档案数据按照预设独立检测分级规则实时监测数据状态,并根据数据全时间线状态对入库保全档案数据进行自主修复和保全;档案数据利用模块为授权用户提供所需求的入库保全档案数据,并存储相应的数据利用记录;档案数据退出模块用于当校验许可文件无误且档案数据出库要求方为授权用户,自动执行档案数据的退出手续办理操作;从而可有效保证电子档案数据内容的安全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文档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档案数据保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日益增长的数据使得文档管理技术领域得到相应的发展,电子档案逐渐取代纸质档案成为主流的文件记录形式。
然而,信息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同时带来了一定隐患,例如电子档案数据在保管过程中数据状态无法获知、丢失数据无法恢复、数据篡改无法溯源,给电子档案数据拥有者的价值发挥带来威胁。
鉴于此,如何有效保证电子档案内容的安全和证据性价值的发挥,避免给数据拥有者造成经济财产损失和影响机构职能发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档案数据保全系统及方法,有效保证电子档案数据内容的安全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档案数据保全系统,包括档案数据接收模块、档案数据保管模块、档案数据利用模块和档案数据退出模块;
所述档案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对待入库保全档案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数据验证和数据接收全流程记录;
所述档案数据保管模块用于对入库保全档案数据按照预设独立检测分级规则实时监测数据状态,并根据数据全时间线状态对所述入库保全档案数据进行自主修复和保全;
所述档案数据利用模块用于为授权用户提供所需求的入库保全档案数据,并存储相应的数据利用记录;
所述档案数据退出模块用于当校验许可文件无误且档案数据出库要求方为授权用户,自动执行所需求入库保全档案数据的退出手续办理操作。
可选的,所述档案数据接收模块包括可信仓储分区处理子模块,所述可信仓储分区处理子模块包括:
分区设置单元,用于将可信仓储平台依据不同权利机构进行分区设置生成多个独立可信存储分区,并建立各独立可信存储分区与相应权利机构的对应关系;
序列化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入库保全档案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生成批次流水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批次流水数据按照批次存储至所属权利机构对应的分区中,生成可信仓储信息数据,以作为所述待入库保全档案数据在所述可信仓储平台中的存储关系信息;
备份单元,用于将各分区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处理。
可选的,所述档案数据接收模块包括数据固化子模块,所述数据固化子模块包括:
第一数字摘要文件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入库保全档案数据利用散列算法产生固定长度的第一数字摘要文件;
数据关联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入库保全档案数据与所述数字摘要文件建立关联关系,生成关联序列数据,所述关联序列数据用于作为目录数据独立保存备查;
第二数字摘要文件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可信仓储信息数据利用散列算法产生固定长度的第二数字摘要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大苏航档案数据保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大苏航档案数据保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5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